同里古镇-南浔古镇 <p class="ql-block">从同里古镇骑行到南浔古镇,大约50公里左右,不过今天起来就在下雨,雨虽然不大,但淅淅沥沥一直不停,好在有雨衣,距离南浔古镇还有10公里左右的地方,雨渐小,等到了南浔古镇,已经没有无雨了。</p> <p class="ql-block">先到的是南浔古镇的东门,高大的东门很有气势,也独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绕过东门,到南门附近找到住宿的宾馆,然后从南门进入古镇景区</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中西合璧从这个南门牌坊也可一见,牌坊两面分别是中,西两个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旅游景区共分三大区块。第一块是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等景点分布其中。第二块是由小莲庄、嘉业堂、文园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第三块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前临古浔溪,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南浔辑里湖丝馆是进中西合璧式建筑,占地950平方米。历史上为南浔商会,由南浔商会会长梅屐中等人于1926年发起建造,解放后一直是南浔镇政府所在地,1998年10月镇政府搬迁,作为南浔史馆。2010年上半年改建为南浔辑里湖丝馆。该馆共分五个展厅,是一个集历史记实、人文体验、科普教育、产品展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p> <p class="ql-block">大众点评上的南浔古镇名吃店</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十字街附近一处很有特色的老茶馆</p> <p class="ql-block">3元游船公交票,可以从东门码头坐船到十字街码头</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亚运会才结束,残疾人亚运会还没开始</p> <p class="ql-block">金氏故居纪念馆,也是南浔家风传承馆</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故居位于南浔镇东大街,又名尊德堂,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每进连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二厅、三厅里陈列着张静江生平事迹的各种照片、书札、任命状等,其中颇多名人遗物。</p> <p class="ql-block">东园在张静江故居里,宜园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着汉服的小美女</p> <p class="ql-block">刘氏梯号,刘氏梯号的主人是当时南浔古镇经营辑里湖丝而发家的首富刘镛的第三个儿子刘梯青的私家住宅。没错,刘镛就是小莲庄的主人,这刘氏一族在南浔可是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刘梯青原名刘安生,号梯青,是属梯字辈,故取名为刘氏梯号。但比起刘氏梯号,我们更喜欢称它为红房子,因为它里面的西式建筑都是用红砖砌成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发生一起清廷文字狱,明史案起于庄廷珑。庄廷珑,浙江湖州人,家中豪富,想写一部《明史》留名于世,到处搜罗资料。同乡朱国祯曾著《明史》,有《列朝诸臣传》等手稿没有刻印。朱国祯死后,家道中落,家人听说庄廷珑想写《明史》,就以千两银子的高价把《列朝诸臣传》等先人未刻印的手稿卖给了庄廷珑。庄廷珑在朱国祯的手稿署上自己的姓名,又补写了崇祯朝的事迹,就刻印发行了。书中有许多指斥清朝的语言。被罢官的原归安知县吴之荣是个阴险小人,看到此书后眼睛一亮,认为这是一块再入官场的绝妙敲门砖,至少也可敲诈一笔财富。他到庄氏家中进行敲诈,分文未得,便向将军松魁告发。松魁移命巡抚朱昌祚处理,朱昌祚又转交督学胡尚衡。庄氏向胡尚衡行了重贿,将书中指斥清人的文字修改重刻,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吴之荣分文未得,一气之下便拿着初版告到北京,由刑部立案追究,掀起大狱。庄廷珑已死,开棺戮尸,其弟庄廷钺受牵连被诛。原礼部侍郎李令哲曾为该书作序,本人伏法还株连了四个儿子。主审官见其小儿子刚16岁,让他在口供中减少一岁,并告诉他只要减少一岁,按当朝惯例就可免死充军了。令哲小儿子悲伤地说:“父兄俱死,不忍独生。”终于未改口供,随父兄一起赴难。令哲的序中提到了朱氏,指的是朱国祯。吴之荣与南浔富人朱佑明结怨,硬说序中朱氏指的是朱佑明,于是朱佑明父子六人被吴嫁祸而死。松魁被免官,幕僚程维藩被处死。朱昌祚、胡尚衡向主审官行贿,把罪责推给初审此案的学官,自己免难,学官被诛。湖州太守谭希闵才上任半月,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以隐匿罪糊里糊涂地被绞死了。凡校书、刻书、卖书以及书中牵连人名者一律丧命。《明史》案冤死者七十余人,死者妻子大都发配边疆。</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刘氏梯号里面的西式建筑,人称“红房子”</p> <p class="ql-block">红房子外西式,内中式</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总结一下,优势是免门票,古迹很多,有文化底蕴,还有南浔古镇的桥很漂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