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13日下午17:36,我们从“太原南站”,乘动车 D2529次 列车,南下,前往“平遥”。</p> <p class="ql-block">列车仅运行31分钟,就抵达高铁站“平遥古城站”。</p><p class="ql-block">“平遥” 仅仅是山西省中部4个地级市之一的“晋中市”下属的一个县。而【平遥古城】却名气非常大,它是一座已有近2800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之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古城”城墙西南角外的一家民宿。老板很热情,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把我们频繁地接来送去,不厌其烦。</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平遥”住了三个晚上,游览了祁县的《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夜晚、白天都进了古城),以及《镇国寺》和《双林寺》等共四个景点。</p> 一、乔家大院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民宿老板的帮助下,第二天清晨,乘中巴车前往【平遥古城】东北方向,30多公里外的祁县【乔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是一处城堡式建筑群,是晋商大院的典型代表,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在中堂”、“德兴堂”、“保元堂”、“宁守堂”和“乔家花园”五部分构成,共有18个大院,41个小院、731间房屋,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誉满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的“四堂一园”体现了乔氏家族从乔贵发开始,历经数代的发展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乔贵发:乔家商业的奠基者。发迹后,他回到祁县乔家堡村,首先盖了①"保元堂"。接着为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建房:</p><p class="ql-block">· 为长子乔全德 建②“德兴堂”。</p><p class="ql-block">· 为次子乔全义 建③“宁守堂”。</p><p class="ql-block">· 为三子乔全美 建④“在中堂”。</p><p class="ql-block">花园 - 供家族成员休憩之用 亭、台、楼、榭俱全。</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在后世子孙共同努力下,不断扩建和完善,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城堡式宅院。</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不仅体现了乔家的经济实力和建筑艺术,也承载了乔家的家规家训和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四周筑以堡墙,防御性与私密性极强。</p><p class="ql-block">其设计精巧,而且变化多姿,集中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也吸取了西洋式建筑特点。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不仅布局严谨,设计精巧,而且做工精细,施工考究,砖瓦磨合,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乔家的发家堪称 “草根逆袭天花板”。</p><p class="ql-block">先祖 “乔贵发”,是山西晋中市祁县乔家堡村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往上数已知的五辈人都是种地的贫苦人家,到了乔贵发这辈,更是穷困潦倒,幼年父母双亡,寄居舅舅家。</p> <p class="ql-block">“乔贵发”于1736年被迫“走西口”讨生活,赴内蒙古萨拉齐厅给人家拉骆驼、当铺当伙计,后来自己磨豆腐卖,辗转经营草料铺、货栈等起家,本着 “用料实在、不欺客” 的规矩攒下第一桶金。后来,他凭借犀利的经济眼光和踏实的经商步伐,逐渐开设了“广盛公”商号,并通过薄利广销和诚实守信的原则,使“广盛公”成为包头负有盛名的商号。乔贵发也成为祁县排名第一的富豪,获得了“晋商第一乔”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把乔家推向巅峰的,是乔家第三代 (三房的次子)本该考科举的秀才被迫弃文从商的“乔致庸”。</p><p class="ql-block">巅峰时期他掌控着全国 200 多家票号、钱庄和粮店,流动资金就有 1000 万两白银,不动产估值超 2000 万两,按光绪年间银价换算,相当于现在的 45 亿元。</p><p class="ql-block">更牛的是,乔家票号搞 “汇通天下”,人家在广州存银子,能拿着汇票到北京取,这在当年简直是 “金融黑科技”。</p> <p class="ql-block">“ 在中堂”,是乔致庸扩建改造成为最大的一个堂号,也是【乔家大院】中保存最为完整的院落。</p><p class="ql-block">这里是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要取景地,也是我们此行游览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在中堂”大门前竖立着“福字照壁”。</p><p class="ql-block">以福为首,万福相聚,多子、多田、多财、多寿、多福。</p> <p class="ql-block">“福字照壁”背面是砖雕“百寿图”。</p><p class="ql-block">由各种各样的字体和形态的【寿】字组成,笔法无一雷同,是书法、绘画与雕刻艺术融为一体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大门和十米多高的院墙。</p> <p class="ql-block">大门上方的匾额《福种瑯嬛》是慈禧太后御賜的。</p><p class="ql-block">当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慈禧仓皇西逃,路过祁县时,人困马乏,盘缠紧张,乔致庸不但热情接待,还送了30万白银,解决了慈禧的燃眉之急。</p> <p class="ql-block">慈禧回鸾后,为表谢意,问乔家要何赏赐。乔致庸 并未索要财物或官职,只请求慈禧赐字。</p><p class="ql-block">慈禧亲笔题写"福种琅嬛"匾额赐予乔家。"琅嬛"相传是神仙藏书之所,泛指仙境。这块匾额寓意乔家是播种福气的神仙府邸,是极高的赞誉。</p><p class="ql-block">乔家当时的选择,体现了晋商精明的政治智慧,只要题字,既维护了慈禧的体面,也为自家求得了金钱难以衡量的政治资本和声誉保障。乔家的票号后来也获得了汇兑官款等业务,促进了发展。</p> <p class="ql-block">进门之后,眼前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分列六个大院,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p> <p class="ql-block">甬道北侧是一号、五号、六号院。一号院是乔致庸住的主院,六号院是个小花园。</p><p class="ql-block">南侧是二号、三号、四号院,现在是各种展览,乔家大院的几件“镇宅之宝”,就在三号、四号院。</p> <p class="ql-block">“在中堂”一号院,被称为【乔家大院】第一院。</p><p class="ql-block">这是乔贵发为三儿子乔全美在此始建宅院,古朴的老宅是乔家大院最古老的院落,老宅古韵 ,弘扬了双百年家风,见证了乔氏家族两百多年的兴衰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进(第三进)最北端是“乔致庸居室、客厅和书房。</p><p class="ql-block">“乔致庸”是“在中堂”的主事者,也是乔氏发迹后达到鼎盛期的掌家人。他自幼父母双亡,由伯兄抚养成人,嗜读善思,筹谋有方,守旧而不固执,谨遵祖训,待人忠厚,处世圆润,多行义举,广结善缘,人称“亮财主”。</p><p class="ql-block">晚好静养仍读书不辍。他享年89岁。</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男家塾”。</p><p class="ql-block">乔家历来重视教育,设立家塾,延请名师,培养人才,光大祖业。</p> <p class="ql-block">家塾开始以教学五经四书为主,后加设数理、英语等课程。</p><p class="ql-block">乔家给予塾师丰厚酬金,是当时的县令俸禄的三倍,并待如上宾,安排书童佣仆专门伺候。</p> <p class="ql-block">“日会所”,是男子的餐厅,一方桌一圆桌,寓意有方圆,守规矩。</p><p class="ql-block">乔家年满七岁以上的男子,必须同在一处用餐,是家族固定不变的规矩。</p><p class="ql-block">一则保持昆仲、伯叔之间友好和睦;</p><p class="ql-block">二则可在饭桌上商议决定内外事宜;</p><p class="ql-block">三则让幼者及早向长辈学习用餐等礼仪规矩和商业技巧,为以后入世应酬养成好习惯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大厨房” 专为举行较大筵席接待宾朋所设,平时为男性家人、塾师及佣仆服务。海味、肉案、面案各设厨师,另有帮厨若干人,有时宴请贵宾还临时从太谷、太原特聘厨师。</p><p class="ql-block">主人日常饮食甚为俭约,而待客则极其丰盛。</p><p class="ql-block">据说,房间有多大,下面的地下儲藏室就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乔家的“家风、家训、家规” 始立于乔氏发家始祖 乔贵发,完善于乔家成就最大者乔致庸。</p><p class="ql-block">乔致庸效燕山窦氏,课子督孙,崇尚节俭,乐善好施,言传身教,厚德传家。</p><p class="ql-block">“三家”为乔氏族内口口相传,世代子孙铭记于心。以致于后世子孙承先祖遗训,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常言道:富不过三代。但乔家兴旺发达二百多年,得益这 “六不准”家规。</p><p class="ql-block"> 《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 违者逐出家族,严苛程度在当时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乔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推崇的是“利以义制”的理念,为人处事中遵循着“学吃亏”精神。</p><p class="ql-block">吃小亏,不吃大亏;吃明亏,不吃暗亏。</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有《四大镇宅之宝》,在“在中堂”的三号院和四号院各有两件。</p><p class="ql-block">【犀牛望月镜】位于三号院,高两米重量达到一顿,采用珍贵的铁梨木雕刻而成。它上面是一个圆形的镜子,代表月亮,中间是祥云,底座是犀牛,正在仰望月亮。这个镜子有很好的寓意。犀牛可谐读为“喜牛”,代表着大吉大利,喜从天降神物。望月镜不仅是乔家的“镇宅之宝”,而且还是《国家一级文物》,具有很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万人球】(在三号院)被称为最早的监视器。乔家是以商业为主的,它整个家族最害怕的就是商业间谍,而这个万人球就可以很好的监视器。它是乔家从美国买来的舶来品。乔家在安装它的时候加了一些中国的元素,显得它就不太像舶来品。这个球被安置在天花板上,乔家会客时,只需看一眼,就知道每个宾客在干什么,具有很高的监视能力,可以防止商业间谍的潜入。</p> <p class="ql-block">【九龙灯】有两盏,悬挂于“在中堂”四号院,这是慈禧太后赏赐给乔家的。</p><p class="ql-block">【九龙灯】为红木材质,重71斤。设计精巧,工艺精湛。将豪华,美观和实用结合在一起。九龙灯外形华贵,造型奇特,龙身呈“卍”字形,能转动伸屈,配有镜子、灯台和蜡签,能调节灯光的亮度。另有一条龙首向下,能四面转动,龙身盘于主轴。九龙灯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是我国一级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九龙屏风】(在四号院)是乔家人检的。八国联军侵华时,皇宫里面很多宝物都被抢掠,有的遗落民间。九龙屏风是皇帝用的,被遗落人间,乔家花大价钱把这件文物买回家里。九龙屏风整体很大气,上面镶有九条龙。九龙代表着“九五至尊”。</p> <p class="ql-block">德兴堂</p> <p class="ql-block">“德兴堂”二号院内。</p><p class="ql-block">左宗棠西征新疆,清政府拿不出军费,乔家一下就借了 300 万两,占了军费的三分之一,堪称晚清 “影子银行”。</p> <p class="ql-block">“德兴堂”三号院内有一副精致的砖雕《猫蝶戏菊图》。`</p> <p class="ql-block">保元堂</p> <p class="ql-block">乔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1938年,日本人打进山西,晋商.太谷曹家、榆次常家等都被抢劫一空。而祁县乔家却安然无事,这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1900年,闹义和团运动时,山西反洋教情绪高涨,7 个意大利修女从太原教堂逃出来,一路被追杀得走投无路,最后跪在乔家大院门口哀求救命。</p><p class="ql-block">当时 70 多岁的乔致庸犯了难:收留洋人,万一被官府查到,全家都得掉脑袋。</p> <p class="ql-block">可看着七条人命,他终究心软了,丢下一句 “人命关天,救!”,就把修女藏进了后院隐蔽房间,还让厨子熬粥送饭。</p><p class="ql-block">等风声稍定,乔致庸找了几辆破牛车,连夜把修女送到晋冀交界处的安全地带。</p><p class="ql-block">临别时,修女们跪地祈祷,还留下了一面意大利国旗,说 “这面旗子或许能保你家平安”。</p><p class="ql-block">乔致庸没当回事,只是让佣人好好保管,没想到这面被当成 “纪念品” 的旗子,成了三十多年后的救命符。</p> <p class="ql-block">1938 年日本人来了,乔家后人慌了神,想起这面旗子,赶紧找到当地意大利神父孟泽喜。 孟泽喜感念当年恩情,写了 “安民告示”,明确说乔家受意大利教会保护。</p><p class="ql-block">日军到了门口,一看是盟友的国旗和“安民告示”,果然犹豫了。</p><p class="ql-block">要知道,当时日军在中国虽然嚣张,但对西方列强的势力还得顾忌三分,尤其是轴心国盟友的面子不能不给。</p><p class="ql-block">就这样,乔家大院靠着这面跨时空的 “善缘旗”,躲过了一劫。</p><p class="ql-block">日军不敢抢,表面是怕意大利国旗,实则是乔家几代人用诚信、善良和智慧织就的保护网起了作用。</p> 二、镇国寺 <p class="ql-block">【镇国寺】,位于平遥县东北12公里的郝洞村,原名京城寺,创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汉天会七年,即公元963年,系皇家赦建(北汉皇帝睿宗刘钧)。是目前全国稀有的五代建筑。殿内同时期彩塑的艺术、文物价值极高。</p><p class="ql-block">历经宋、金、元及至明清。寺庙倾颓,几经修葺,明嘉靖十九年改称“镇国寺”。</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97年12月3日,它同【平遥古城】、【双林寺】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整座寺院规模不大,坐北朝南,只有前后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两侧东西偏房有观音殿、地藏殿、二郎殿、土地殿、三灵侯殿和财福神殿等。</p><p class="ql-block">现存五代、元、明、清各时期建筑44间,彩塑51尊,壁画100余幅,以及金皇统五年的铁钟等。</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的看点有四:</p><p class="ql-block">一、穿越千年的五代木构建筑;</p><p class="ql-block">二、独一无二的五代彩塑;</p><p class="ql-block">三、元代的建筑 及金代的铁钟;</p><p class="ql-block">四、描绘佛祖释迦牟尼一生的明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看点一“万佛殿”:· 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其建筑年代仅晚于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位列全国第三,是木构奇迹的活化石,它是镇国寺的灵魂所在。</p> <p class="ql-block">· 千年榫卯:整座大殿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部木构件通过精巧的榫卯结构拼接而成,堪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雄奇斗拱:殿外支撑着巨大出檐的七辅作斗拱,高度超过了柱高的三分之二,形如一朵朵绽放的莲花,气势恢宏,视觉效果非常震撼。</p> <p class="ql-block"> 看点二•万佛殿彩塑.五代艺术的绝唱</p><p class="ql-block">· 殿内共有11尊彩塑是五代时期的原作,这是全国寺观庙宇中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五代彩塑,举世孤品,其稀缺性无可比拟。</p> <p class="ql-block">· 唐风余韵:这些塑像继承了唐代丰满、腴润、写实的艺术风格。主佛释迦牟尼面容慈悲安详,菩萨衣袂飘逸,武士天王威严刚猛,细节之处连指甲纹路都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看点三· 元代天王殿与金代铁钟:</p><p class="ql-block">入口处的天王殿是元代建筑,殿内塑有四大天王像。</p> <p class="ql-block">两侧钟楼内悬挂着一口铸于金代皇统五年(公元1145年) 的铁钟,是平遥县境内的仅有之物。</p> <p class="ql-block">看点四.“三佛楼”创建于明代,楼内保存有明代彩塑和壁画。</p> <p class="ql-block">两山墙壁画技巧古朴、娴熟,色彩和线条都保存得较好,精心地描绘了释迦非凡的一生。</p> 三、双林寺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坐落于平遥古城西南6公里的桥头村, "汉文帝为代王都于此”,故原名"中都寺", 北宋时期更名为"双林寺" 。</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坐北朝南,寺的外围是一圈高大的夯土包砖墙。</p><p class="ql-block">寺内分东、西两大部分。</p><p class="ql-block">西部为庙院,有十座殿堂、三进院落。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天王殿组成前院;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组成中院;娘娘殿、贞义祠组成后院。</p><p class="ql-block">东部主要是禅院和经房。</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但其 核心看点是令人惊叹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彩塑艺术</span>,被誉为 《东方彩塑艺术宝库》。</p><p class="ql-block">寺内现存彩塑2052尊,它们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大都为明代作品,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为本寺山门,明代有过重修。</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的"第一印象":廊檐下四大金刚每尊高达3米,英气逼人。</p> <p class="ql-block">殿内还供奉着弥勒菩萨和四大天王等,形象刻画生动,皆为元明造像。</p> <p class="ql-block">•“释迦殿” 的"立体佛传故事":殿内四周墙壁上以连环壁塑的形式,分层组合了200多尊人物塑像,生动讲述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涅槃成佛的48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人物活动于建筑山石之间,场面宏大,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殿内影壁后的“渡海观音”圆雕也极具动感,菩萨神情安详,侧身端坐于莲瓣之上,背景是波涛汹涌的海浪,动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罗汉殿”的"宋代风采":殿内的"十八罗汉朝观音",这十八罗汉像是全寺中唯一的宋代彩塑群,个性鲜明,眉目传神,达到了呼之欲出、若闻其声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的“悬塑奇观”数量惊人,现存明代彩塑五百余尊。主像为自在观音(也称水月观音),面相丰润,身形洒脱随性。’</p> <p class="ql-block">四周悬塑和窗下供养人像组合起伏,富有生动情趣。</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韦驮": 这尊位于千佛殿内的韦驮像,是双林寺彩塑中当之无愧的明星。像高1.6米,身披甲胄,全身呈夸张的S形,极具弹力和动感。其眼神锐利,在昏暗的殿堂里仿佛也在看着你,全身充满力量,被誉为《天下第一韦陀》。</p> <p class="ql-block">•“菩萨殿”的主像是千手观音,神态慈祥,26只手(或更多)各持不同法器。</p> <p class="ql-block">殿内四周墙壁上遍布400多尊悬塑菩萨,姿态万千。</p> <p class="ql-block">“唐槐”,植于唐代,根围10.5米,胸围5.1米,树高11米,席地周围长40米,树身枯空,空洞处容1人有余。主干2.5米,上分两枝,一枝斜向东南,一枝弯向正西。枝繁叶茂,郁郁葱葱。</p> 四、平遥古城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区。</p><p class="ql-block">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距今已有近2800年历史。是现今中国境内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p><p class="ql-block">(航拍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十大古城》;《中国最隹四大古城》之首 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内,还有:平遥城墙、古街古道、古建筑、古店铺、平遥县衙、日升昌票号、文庙、清虚观、武庙、城隍庙等 看点颇多,分类归纳如下。</p> 1、古城建制与防御体系 <p class="ql-block">这是平遥的骨架和基体,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总体规划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①. 古城墙</p><p class="ql-block"> · 看点: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扩建为砖石结构,全长约6.4公里,设有6座城门,72座敌楼和3000个垛口,从高空往下看,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南门为头,北门为龟尾,东西四门为四足,因此有“龟城”之称,寓意长寿坚固。</p><p class="ql-block">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墙之一。</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墙,漫步缓行,感受着久远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之上,近可俯瞰城内青瓦屋顶和整齐的街巷,远能眺望城外古今交融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②. 古城格局</p><p class="ql-block"> 整个古城本身就是最大的看点。</p><p class="ql-block">明代的图。</p> <p class="ql-block">现代的图:城墙保持厡样,街道基本没变。以 “南大街”(明清街) 为中轴线,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的“龟背”网格状街道体系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内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3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此外还有220多家古店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城的中轴线上——南大街上,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都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和老字号招牌,可以品尝小吃、购买特产、感受古城的烟火气,瞬间穿越时空,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晋商的繁华。</p> 2、金融文化与晋商传奇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晋商文化发源地”,明清时期曾是全国金融中心。清朝时期,平遥的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p><p class="ql-block">它是平遥的灵魂,是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p> <p class="ql-block">①. 日升昌票号</p><p class="ql-block"> “中国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开创了中国的金融汇兑业务(1823年)。</p> <p class="ql-block">里面还原了柜台、可以看到当年的密押制度(防伪密码),还能看到汇票真迹等。感受晋商“一纸汇票,汇通天下”的魄力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②. 协同庆钱庄</p><p class="ql-block">“协同庆钱庄”建筑规模堪称平遥商铺院落中的典范,拥有七进院落。其建筑格局充分体现了钱庄的运营模式。</p> <p class="ql-block">这里最大的看点是拥有平遥最大的地下金库。</p><p class="ql-block">深入地下金库,感受一下当年白银堆积如山的震撼场面,是这里最独特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一柱定乾坤”的神龙宝柱也颇具看点。 </p> 3、官署与市井生活 <p class="ql-block">这展了古代城市的社会运转和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①. “平遥县署”,位于南大街右侧。</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规模宏大,功能齐全,从大堂、二堂、内宅到牢狱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每天有县衙升堂表演(时间固定),生动再现古代审案过程,非常有趣。</p> <p class="ql-block">②. 古市楼</p><p class="ql-block">“平遥市楼”位于古城南大街中心,是三层三檐的木结构阁楼式建筑,是平遥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全城的制高点,登楼可俯瞰整条明清街的车水马龙。</p> <p class="ql-block">其精美的建筑结构和彩绘也值得细看。</p> <p class="ql-block">③. 同兴公镖局</p><p class="ql-block"> · 看点:展示了中国近代镖局的实物标本,讲述了“镖局”这一特殊行业的兴衰历史。</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练武器械、走镖路线图和当时的江湖规矩。</p> 4、宗教与艺术建筑 <p class="ql-block">这体现了古人的精神信仰和艺术追求。</p><p class="ql-block">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东文庙、西武庙的封建礼制格局。</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位于南大街左侧。</p><p class="ql-block">平遥城隍庙属于道教建筑,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牌楼、山门、戏台、献殿、城隍殿、寝宫,另有六曹府、土地祠、财神庙、灶君庙等,“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p> <p class="ql-block">县署的建筑与城隍的建筑风格相融合,县署和城隍都择高处而立,一东一西,对称分布,表达了封建统治者“人神共治”的愿望。</p><p class="ql-block">这是研究平遥古城建置布局、道教发展以及民俗风情的实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平遥文庙”,位于南大街东侧。</p><p class="ql-block">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文庙之一,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主建筑大成殿的琉璃瓦和雕梁画栋极为精美,院内还有状元桥和碑林。 </p> <p class="ql-block">“平遥武庙”,位于南大街的西侧。</p><p class="ql-block">是古城"东文西武"礼制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始建年代不详,清代历经多次修缮,现存戏楼为元代风格木构建筑主体。</p><p class="ql-block">武庙不仅是关公信仰的祭祀场所,更是研究晋商信义文化和古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物例证。</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群坐北朝南,采用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分布着戏楼、献殿、正殿等核心建筑,两侧配有钟鼓楼、配殿等附属设施,屋顶采用琉璃瓦兽装饰,融合宫殿规制与宗祠建筑特征。</p> 5、非遗与特产 <p class="ql-block">①平遥的非遗项目:</p><p class="ql-block"> 《 推光漆器》中国四大名漆之一,技艺精湛,光彩照人,是绝佳的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②特产:山西老陈醋</p><p class="ql-block">古城里酿造陈醋的作坊众多,不乏有百年以上的古店铺,可以到醋坊体验,品尝各种口味的醋。</p> 6、美食 <p class="ql-block">在平遥的几天,我们尝吃了这里的几个特色美食。</p><p class="ql-block">· 平遥牛肉:历史悠久,肉质鲜嫩,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 碗托(碗秃):用荞麦面做的小吃,凉拌或炒制都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 栲栳栳:用莜面蒸制而成,可以蘸酱料吃。</p> <p class="ql-block">· 刀削面:山西面食的代表,筋道爽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