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品味人生</p><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制作/品味人生</p> <p class="ql-block">提起球缘,自然离不开球场。当时所谓的篮球场,其实,就是单位的一位年轻师傅,凭借着一腔热血和一副结实的身板,几个月叮叮当当的杰作。他从工务段最近的工区扛来几根废弃的枕木,用螺栓把它拼接起来。再从单位的破烂仓库里翻出来几块木板,锯成一般长的“篮板”。篮筐是从废品收购站里花低价买来的,篮网是球友们从家里翻箱倒柜找来的。在一片空地上,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篮球架立了起来,一个崭新的篮球场迎着朝阳,矗立在球友们的面前。在这个不十分规则的篮球场里,到处都是这位师傅的热心和感召力,他为篮球爱好者铸就了一个与部队官兵和工人联系的桥梁,构建了一处与附近住户深入沟通的平台。一别多年,再回老家时,发现那个篮球场已经被扩建的垃圾填平,上面架设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铁路防护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小学放学到家前,先向篮球场报到,书包在篮球架子下横七竖八地堆着。</span></p><p class="ql-block">离球场老远就算计起来,先数起了能参战的人数,一看打全场不够,就只能拉上几个人斗牛,如果斗牛组织不上,那就不眨眼地盯着后来人。到了饭时,妈妈那大嗓门,穿过了鹅鸣狗吠的喧闹,拐弯抹角传到耳中。见喊了几次没有动静,她就风风火火赶到球场,生拉硬拽赶我回家。回到家里,鞋子的汗臭味与小鸡炖榛蘑的鲜香浑一起,不知是臭还是香,可我对味道丝毫没兴趣,胡乱地扒拉几口饭菜,就习惯地来到了房山头,或在邻居家的园子里,几个小伙伴从老师留的作业是否合理,到邻居张大娘的土豆干几天能晾干,天南地北地唠了起来。直到星辰满天,天地间朦朦胧胧,努力分辨着是家中窗子透出的灯光还是天上倾泻的蓝光。爱人现在每每看到我身上的成长痕,就拿着儿子的身高说事,十分肯定地说:你的身高是小时候打球抻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上初中时,星期天偶尔去部队打友谊赛,可我不奔打赢比赛,图的是“二米饭”的嚼劲。</span></p><p class="ql-block">到部队打友谊赛,我有幸混到其中,主要精力不是用在打赢比赛,而是奔着连队的二米饭(大米中掺上高粱米)去的。连队的二米饭,既有米香,又有嚼劲,那时正是年轻长个的时候,几碗下肚仍是八分饱,既然吃不饱就再盛一碗,还有半盆冒热气呢!有时去体育馆看篮球赛,记得那时地区级别的比赛是免门票的,更谈不上对号入座。坐在后面,总感觉离球员距离远,就试探着往前挪动。可再不能往前挪了,再往前就撞到栏杆了。一看到结果,就为地区队输给外市县队鸣不平,也为队员误投入对方的篮筐而捶胸顿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工作期间,单位组织了业余活动,每逢春秋季,篮球赛就热火朝天。</span></p><p class="ql-block">每逢单位篮球比赛时,不管手头的工作多忙,都要撂下手里的活,到现场为篮球队员站脚助威,为精彩的进球喊破嗓子。当然,单位也鼓励能脱离开的,尽量串开手里的活去看篮球、乒乓球。下班时,听到球场上有打篮球动静,就停下脚步探个究竟。慢慢的与篮球队员混熟了,热心的人要我参加打球。自己感觉球技和个头都较球员们了差一截,另外也考虑他们各有各熟悉的伙伴,所以对于他们的邀请,每次我都摆摆手。</p><p class="ql-block">小区里设有一处篮球场,地面处理的光亮、整洁,周边用铁丝网围了起来,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打篮球的场所。我每每走过,都要驻足观看许久,默默地评判着他们投出的每一个球,悄悄地议论着他们在人员分配、运球、投篮等方面的不足。</p> <p class="ql-block">(感谢图片的提供者,如存疑,烦告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