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印记—平遥古城

柴扉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是世界珍宝。</p> <p class="ql-block">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整个古城城墙平面呈方形,轴线全长6142.63米,整座城墙由墙身、马面、挡马墙、垛口、城门以及瓮城构成。此处为城南墙,因地制宜,随城外古河道之走势蜿蜒而建。</p> <p class="ql-block">俯瞰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突出了长生不老、固若金汤的寓意。城池以市楼为中心,由城墙和大街小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犹如龟背上的寿纹。</p> <p class="ql-block">南门(迎薰门)为龟首,面向中都河,南门外原有水井两眼,喻为龟之双目;北门(拱极门)为龟尾;东西四门两两相对,上西门(永定门)、下西门(凤仪门)和上东门(太和门)的外城门向南而开,形似龟之三足向前曲伸,惟有下东门(亲翰门)的外城门径直向东而开,形似将其左后腿拉直。(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迎薰门 古城城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为迎薰门,北为拱极门,上东为太和门,下东为亲翰门,上西为永定门,下西为凤仪门。</p> <p class="ql-block">瓮城 过了城墙大门便是瓮城,被围栏保护的是青石板上的条条车辙,脑中跃然映现当初古城车水马龙、繁华无尽的场景。每座瓮城上都有建于明代的重檐歇山顶城楼,修筑于城墙的城门顶,古代称“谯楼”,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稳健。</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城内的重点民居,建于清朝中晚期,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较深。房屋拥有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p> <p class="ql-block">市楼 平遥市楼为装点性建筑物,位处平遥城南大街中心,贯通南北,是古城内唯一的楼阁式高层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始建年代不详。市楼东南脚下有井一眼,世传“井内水色如金”,故又名“金井楼”。清以“市楼金井”列为平遥十二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市楼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为砖木结构二层三重檐楼阁过街楼建筑,高18.5米,面宽、进深各三间,孔雀蓝、黄、绿三色琉璃瓦覆顶,花纹南成“囍”字,北成“寿”字。</p> <p class="ql-block">平遥县衙,位于古城中心,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由中轴线和东西侧的建筑组成,建筑对称,主从有序,左文右武,前朝后寝。整座县衙机构宏大,等级森严,是封建王朝最基层统治机构的完整再现,是全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封建县衙,更是地方建筑特色的综合载体。</p> <p class="ql-block">平遥文庙,位于古城内东南隅文庙街,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建筑群南接城墙,北临城隍庙,坐北向南。</p> <p class="ql-block">庙前之左右各有牌坊1座,横跨街面。</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 是平遥古城屈指可数的道教建筑遗存,其规模宏大,内涵精深,建筑精美。整座庙宇坐北朝南,前后四进院落。庙内建筑有牌坊、山门、戏楼、献殿、正殿、寝宫等组成。庙内光耀四溢的琉璃碧瓦、栩栩如生的雕塑神像、飘逸逼真的重彩笔画,令游客叹为观止。城隍庙与古县衙东西对称设置,“阴阳各司其职”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天吉祥博物馆,是平遥古城内唯一的一家跨国贸易商行长盛蔚的旧址。长盛蔚成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歇业于民国六年(1917年),历经21年,共改号两次,前身是长盛裕、长盛庆洋货庄。</p> <p class="ql-block">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雷履泰旧居,建于清嘉庆末年至清道光初年,坐北向南,由东、西主院及东、西偏院等自成一体而又相互贯通的4座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倒坐南厅、过道厅、内宅门、正房,东西两侧建厢房。</p> <p class="ql-block">雷履泰出身经商世家,精明强干,善于经营,清道光三年(1823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金融机构日昇昌票号,此后,票号增至20多家,平遥古城成为全国金融中心。</p> <p class="ql-block">蔚泰厚票号,西紧邻日昇昌旧址,坐南朝北,为三进院落带东跨院布局。蔚泰厚原是介休北贾村人侯荫昌经营的绸布庄,清道光六年(1826年)正式改组为票号,是日昇昌票号之后平遥诞生的第二家票号,大掌柜即日昇昌原二掌柜毛鸿翙。</p> <p class="ql-block">协同庆钱庄博物馆,是依托协同庆钱庄古店铺旧址开设,博物馆全面展示了清代协同庆钱庄及平遥县钱庄文化,是平遥古城内重要的旅游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同兴公镖局博物馆,坐西向东,是一处集原景陈设及始料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镖局创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p> <p class="ql-block">时值平遥古城内商号林立,业务辐射全国,各商号常有大量贵重货物、银两须长途运输,武术家王正清应众商家邀请创建了同兴公镖局,为商家往来护镖。经王正清、王树茂父子两代人经营,历时58年,其整个历史跨越了晚清和民初两个时期。</p> <p class="ql-block">汇武林武术陈列馆,曾是清末民国初期平遥县八卦掌拳师王伦先生的旧居,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是展馆,具有浓郁明清街建筑风格的三进院,青砖灰瓦,布景严谨。后院是演武厅和习武场,为以武会友、切磋技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内的重点民居,建于清朝中晚期,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较深;房屋拥有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是汉民族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作为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是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留下了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印记,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