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利用双节(国庆节和中秋节)假日,见缝插针,在亲人的帮助下,我终于可以走出家庭,出去放风几天。对来之不易的宝贵时间,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川内看看,本着不爬山的原则,年龄大了,要量体裁衣。</p> <p class="ql-block">我虽然不懂考古,但看过三星堆许多的书,一直想到现场目睹三星堆的神秘。</p><p class="ql-block">10月3号,我来到三星堆博物馆,和我以前模拟想像的不一样,现实的三星堆博物馆,就是在挖掘几千年沉睡在这里的原址,盖起来的博物馆。博物馆是庞大土黄色的。因为博物馆建筑本身便是序章,波浪状的屋顶如黄土层叠的考古断面,又如古蜀图腾中盘旋的蛇形符号。现代材质的冷光与遗址的土色交融,形成一种克制的仪式感——它提醒你:即将踏入的,并非普通的陈列空间,而是一场文明的复调叙事。</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厅,真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看不到入口处,问旁边的执勤人员,顺着方向进入三星堆博物馆,里面暗淡的色彩顿让我对陈列的出土文物肃穆起敬。</p> <p class="ql-block">“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是三星堆博物馆的主题。三星堆这片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神秘土地,犹如一部未解的历史长卷,诉说着古蜀文明的辉煌与神秘。它是一处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的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长江流域的文明之源,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并驾齐驱,共同谱写着华夏大地的壮丽篇章。</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发现史1929年2月,住在四川广汉的农民偶然发现了一坑三百多件玉器。1934年,美国人葛维汉以及中国学者林铭均主持了首次三星堆的考古发掘。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刚刚起步的古蜀文明探索就此中断。1956、1958年,考古专家分别对三星堆遗址中的月亮湾、横梁子等地进行调查。1963年组成联合发掘队,再次对月亮湾进行了发掘。1993年这批资料整理公布。1986年1、2号祭祀坑相继被发现,出土了青铜凸目大面像、金面罩、青铜神树等令人震惊的重要文物,三星堆遗址和三星堆文明得到正式命名。(文字出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考古、出土,到修复与陈列,每一步都蕴含着故事。文物的意义不止于展示的瞬间,而在于背后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青铜树,三星堆神树是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文物,共有八棵,其中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单件青铜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造型奇幻瑰丽,由树座、树身和龙三部分组成。树座呈圆锥状,底座仿佛是山;树身分为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枝上有花朵果实,还有立鸟;一条龙沿树身蜿蜒而下。其用途有多种猜测,或是沟通天地的桥梁,或是古蜀人崇拜的图腾,对研究古蜀宗教、神话等意义重大。(文字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文物陈列馆,更是一个通往神秘古蜀文明的大门。它的展品颠覆了人们对中国青铜时代的传统认知,证明在长江上游地区,同样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独具特色、神权色彩浓厚的古代文明。</p><p class="ql-block">参观三星堆,就像经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直面那些挑战想象力的艺术杰作,感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文字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里沉默着的件件宝物,无声的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历史,讲述着先辈们祈愿通天、福泽世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累了双脚,饱了眼福,看完有如坠五里云雾的感觉,越靠近三星堆脑海中的问号越多,当和它面对面的时候,感觉答案不知在何方…。</p> <p class="ql-block">2025.10.10日</p><p class="ql-block">于江南新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