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邯郸于2005年10月26日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以下是其成为成语之都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成语典故数量众多:《中华成语词典》收录成语5000余条,出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达1584条,如“围魏救赵”“胡服骑射”“完璧归赵”等,涵盖政治、军事、哲学等多个领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邯郸有3000多年建城史,战国时赵敬侯迁都邯郸,历经8代君王,使其成为当时华北平原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汉代到隋唐时期,邯郸地区也多次成为北方政权的政治中心,战争频繁、文化交流活跃,为成语产生提供了丰富土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成语文化融入城市建设,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成语元素,如光明大街被打造为“成语一条街”,学步桥、回车巷等景区也全方位展示成语文化,还有100多部公交车成为移动的“成语主题展馆”,让成语文化融入市民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是在邯郸的最后一天,把该打卡的地方补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就是成语“邯郸学步”的学步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步桥是邯郸成语文化的实物载体,其周边设有成语主题游园,有“曹冲称象”“鹬蚌相争”等雕塑,还有镌刻着各地书法家书写的邯郸成语的巨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赵文化长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学步桥是河北邯郸的拱券型石桥,因“邯郸学步”的典故而闻名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步桥全长33米,面宽8.3米,通高7.8米。桥为三孔拱券式石板桥,每孔跨度为6.2米,高为2.4米,拱券顶部外各雕有一只俯视河水的吞水兽。桥下设有三大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拱券,每孔跨度为1.5米,高2米。桥面两侧各有19块栏板和18根望柱,栏板上雕人物走兽,柱头上分别雕有石狮、石猴等神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学步桥原为木质浮桥,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知县王曰善拿出俸银倡捐,将其改建为石拱桥,并根据庄子《秋水》篇的寓言故事,命名为“学步桥”。1987年,邯郸市政府拨款对学步桥进行了大规模重修,基本保持了原桥主体风格。1995年10月6日,学步桥被公布为“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邯郸特色早点——豆沫,有点儿像胡辣汤也有点像面茶,咸口的,小米面做的,里面还有花生、黄豆、豆腐干等配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布袋也是邯郸的特色早点,就是大宽油条,里面装上鸡蛋,外焦里嫩,很好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搞笑拍摄,立志戴官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路边的小红豆和小菊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丛台广场是邯郸市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位于丛台区中华大街与人民路交叉口西北方。2010年10月12日竣工并对公众开放,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是河北省三年大变样百项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邯郸市的民心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场中心矗立着赵武灵王青铜雕塑,正前方有刻有“丛台广场”四字的雪浪石石碑,四周的花灯柱上刻有“胡服骑射”“完璧归赵”等成语典故浮雕,彰显了邯郸的历史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邯郸市博物馆是邯郸市市级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其前身为1968年建成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邯郸展览馆”,1984年7月邯郸市博物馆成立,与展览馆共享主馆建筑,1986年8月展览馆建制取消,仅保留邯郸市博物馆。2020年11月13日,新馆正式开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馆总建筑总面积30679平方米,建筑总高35.5米,分为地下1层,地上6层。地下一层为多功能厅和地下车库等;一层为观众综合服务大厅和青少年体验中心;二层为临时展厅;三层为“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四层为磁州窑展、古代佛教造像石刻展、古代钱币展等专题陈列展厅;五层、六层配备有文物保护实验室、办公科研用房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常设陈列:有“‘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方圆世界——中国历代钱币陈列”“磁州窑瓷器陈列”等。其中,“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展示了邯郸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以单体造像文物、复原景观和图片的形式,展现了邯郸境内自北朝以来的石刻、造像艺术;方圆世界——中国历代钱币陈列展示了中国货币发展的历史及邯郸地区发行的货币;磁州窑瓷器陈列回顾了磁州窑产生发展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邯郸知道我们要走了,下起小雨,它好像舍不得让我们走,这次邯郸游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见了邯郸,我们还会再来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