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避暑到山西,走起……(二、应县木塔、汤头温泉、莲花山20250811)

wq(倾心静听)

<p class="ql-block">  一早从大同出发,近正午十分终于站在了心心念念的木塔前,仰望着面前这座高耸入云、雄浑古朴的木塔,一种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塔内壁画精美</p> <p class="ql-block">木沿精巧</p> <p class="ql-block">  应县地处山西北部、大同盆地南缘,内长城横亘东西、桑干河奔流南北,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传统文化和时代华章在这里交相辉映,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壮阔的历史舞台,勤劳智慧的应县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佛宫寺释迦塔是最杰出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楼阁式木构建筑,以高超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冠绝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堪称世界奇塔第一。</p><p class="ql-block"> 木塔建成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有968年的历史。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p><p class="ql-block"> 浴千年风霜雨雪,抗无数雷击地震,乃至箭镞炮击,屹然而立,光华依然。</p><p class="ql-block"> 塔内的壁画和塑像上承中晚唐传统,凝聚有辽一代佛教文化艺术风格。移步登塔,一层一世界,化作佛万千。煌煌牌匾,熠熠检联,留下了帝王将相的墨宝、文人墨客的踪迹。</p><p class="ql-block"> 1974年维修木塔,发现大批的辽代密藏,有刻经、写经、杂抄、木刻版套色。更为重要的是还有佛教圣物﹣﹣七珍八宝,佛牙舍利就在其中。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的辽代佛教珍品,题材丰富,年代准确,填补了辽代文化有记载无实物的空白,反映了辽代雕版彩印的兴盛,对研究我国印刷工艺发展史和辽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建塔的历史背景,极具学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千古一塔,佛韵流布。古人云,"浮图之丽、甲于宇内";今朝看,智珠凝结、遗泽后世。</p> <p class="ql-block">塔基有 56 根柱子;内槽 8 柱,外槽 24 柱。没有一根钉子。木塔塔身呈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塔基是由外包砖石的夯土堆砌而成,分为上下两层,下方为正方形,上方为八边形,与塔身的八角飞檐相对应。</p><p class="ql-block"> 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在初次见到木塔时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p><p class="ql-block">“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这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p> <p class="ql-block">  二层是华严三圣殿戒坛,通过戒关,进入华严﹣﹣密教境界。坛座上是释迦牟尼佛和四菩萨塑像。释迦牟尼佛居中,高4.11米,双手平置腿上,右手触地降魔印。西为文殊菩萨骑青毛狮子,东为普贤菩萨跨六牙白象,坐姿挺拔而微妙传神。这尊四臂文殊是文殊造像中的孤例,堪称绝世珍品。后边各有二胁侍菩萨谦恭侍立。诸佛说法修行,各司其职。</p> <p class="ql-block">  三层为密教道场金刚界曼荼罗,五佛显现佛的五种智慧。八角佛坛上塑有五智如来中的四佛,像高2.80米左右,表情微妙,神态各异:东方阿悶佛(表觉性)、南方宝生佛(表福德)、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加中央毗卢遮那佛为五方佛,即五佛。五佛是金刚界曼荼罗的标志,应县木塔三层缺少主佛毗卢遮那,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毗卢遮那佛就是塔本身。四佛座束腰部均有造型生动的神兽,分别为象、马、孔雀、迦楼罗鸟。</p> <p class="ql-block">  四层是华严法会群像,代表了华严道场。佛坛上释迦牟尼佛高达 4 米左右,右手施无畏说法印,左手为禅定说法印。佛座束腰中,东南西北有神兽四只,造型无一雷同,其中三只瞠目狮吼,唯有大佛背后的呈闭口状,耐人寻味。大佛左右肃立两弟子、两菩萨。阿难造型非常精彩,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优雅高贵。保存最为完好的普贤、文殊菩萨的坐骑﹣﹣六牙白象和青毛狮子,它们体态健硕威风凛凛。两位菩萨坐骑前各有一引童。四层群像是全塔中保存最为精彩的一组造像。</p> <p class="ql-block">  五层以毗卢遮那佛为主尊,高约3米,大佛双手结智拳印,表示个别生命与整体生命融合为一,象征悟道最深的手印,据说此印相能消灭无名烦恼,获得佛的智慧。其他8尊彩塑排列于前后左右,形成三排三列,塑像衣饰、璎珞、手势以及台座各不相同。大佛前后左右塑像均戴佛冠,为佛像,其他四角塑像则皆戴菩萨冠,为菩萨像。8尊佛像各居其位,分别为东方阿閑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及东南方文殊菩萨、西南方普贤菩萨、西北方观音菩萨、东北方弥勒菩萨。八大菩萨(佛)曼荼罗因护国功能而被置于顶层;九尊佛像置五层,成九五至尊之数,均透露出应县木塔拥有的皇家背景。</p> <p class="ql-block">糯宝第一个认出这是托塔天王李敬</p> <p class="ql-block">这三根雕花砖柱是脊刹,主要是宗教寓意:莲花、神兽都是佛教中的吉祥符号,莲花象征清净、神圣,象寓意“吉祥”,狮有护法之意,这些元素组合传达出祈福、护法的宗教内涵,体现了佛教文化在建筑装饰中的渗透。</p><p class="ql-block">​ 整体造型类似佛塔的塔刹,有“收束屋脊、象征神圣”的作用,强化了庙宇的宗教氛围,表达对佛法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  该塔刹雕刻工艺精湛,图案繁复精美,是古代工匠艺术水平的体现。作为屋顶的装饰构件,它们丰富了建筑的视觉层次,让屋顶不再单调,提升了整个庙宇建筑的艺术美感和辨识度。</p> 汤头温泉 <p class="ql-block">午餐后,直奔汤头温泉</p> <p class="ql-block">  “千年汤泉映恒岳,一泓活水润古今”。浑源县汤头村,以68年打井、 68米井深,68℃恒温泉水,书写着北国的“三六八”传奇。</p><p class="ql-block"> 汤头温泉的诞生,是地球亿万年地质运动的杰作。地处恒山断裂带的特殊构造,使得地下岩浆活动形成的地热资源,经岩层过滤后化为富含 38 种矿物质的疗愈圣水。这里的泉水日涌量达 600 吨,水温恒定68°C。含氡、氟、锶、铁、锂、钡等38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属国家一类医用高热珍稀矿泉,被誉为“华北第一泉”。</p><p class="ql-block"> </p> 莲花山 <p class="ql-block">  王庄堡镇莲花山与汤头村相距16km,是一处藏入深山,原始天然的景观,并以其独特而形如莲花的石头闻名遐迩,素有“塞外小黄山”之称,置身此处,似在桃花源里穿行,其秀色之绝,令人百看不厌。</p> <p class="ql-block">惬意、美好、舒服的一天结束,明天继续避暑小众自然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