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的孩子 这么优秀~公交见闻续③

傅清香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昨天,是国庆中秋假过后上班(上学)的第一天,下午五点多正是放学时间,在公交车上出现了暖心的一幕: 一位结实白胖的小学生安静地坐在后面窗户边的座位上写作业。在嘈杂的环境下,安静的孩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那聚精会神、旁若无人、认真学习的样子,让我徒生爱意,情不自禁地用手机拍了起来。只见他写着写着,突然略有所思地放下笔、拿起书,认真地读了起来,我估计可能他是遇到了难题在找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朋友,你是哪个学校的?”我收起手机忍不住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ⅹⅹ小学的。”他微笑着回答,然后低头继续看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乘车都作业看书,是不是必须抓紧时间才能完成作业?”我又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腼腆地点点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孩子的腼腆,是对他成为了我关注的焦点显露出的纯真而不张扬的反应。他的专注和腼腆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气场,让我都不忍心再去打扰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嘈杂的环境里,这孩子能如此专注、心无旁骛地进入学习状态的定力,远远超越了许多成年人;他珍惜时间,善于利用时间的背后,显现出了他将来对时间的管理能力;也许他不只是因为作业太多被迫如此,而是出于一种对自己学业的责任感。他不仅是自觉的榜样,更是现代学校中认真学习、努力进取、不抱怨、不推诿的千千万万普通学生的缩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位小学生的情境,让我陷入了沉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如今学生的学业负担重,是个不争的社会共识。从层出不穷的课外班到需要家长参与的“手工作业”,从课内的巩固练习到课外的素质拓展,孩子们的日程表常常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孩子的点头是一种坦诚,他诚实地承认了学业有压力,没有逞强,但也没有抱怨,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面对、去解决: 分秒必争地利用在公交车上的碎片时间、在喧嚣环境中保持专注地认真学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毅力与定力,真是了不起。他让我们看到,负担本身或许无法轻易改变,但面对负担,是抱怨拖延,还是平和接受并有效解决,这其间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他的认真专注,是一种难得的处事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重负之下,更显“内在动力”的珍贵。如果学习完全是出于外部压力的驱动,那么公交车上的时间,完全可以用来放松或娱乐的“喘息”时刻。但这个孩子选择的是看书学习,这不仅是出于“完成任务”的紧迫感,更有可能是他找到了学习中的乐趣或成就感。当外界环境嘈杂混乱时,他用作业和书本为自己构筑了一个稳定可控的小世界。这种由内而生的学习动力,是抵御学业压力最有效的铠甲。他的行为也提醒我们: 除了减负,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才是最根本的课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 我们感动于这个孩子的懂事和自律,但这份感动不应止步于此,它应该引发我们更深一层的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我们不能把一个需要孩子争分抢秒才能完成的学业量看作是理所当然。他的行为已反映出,本应属于孩子年龄段的时间正在被侵占、被挤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接触社会、有真才实学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不是输送靠透支精力、五谷不分、只看分数的书呆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这位小学生的身影,既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年轻一代的坚韧与可爱;也是一记叩问: 叩问我们的教育到底该向何处去?应该培养怎么样的人才?所以,我们既要为这孩子的责任感与专注力喝彩,也要敢于对学业量过重、脱离实践、只看分数的教育体制大喊一声“不”!最好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将学业负担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充足的时间去接触社会、了解民情、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丰富实践知识;拥有自由奔跑的快乐时光,健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堪重负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愿这孩子的自律、纯真与担当,伴他走向更远的未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