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虹桥一中赴萧江一中开展“基于活动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究”专题讲座 ——教共体师徒结对活动助推课堂教学

虹桥一中教育集团学科研讨

为深入推进教学共同体建设,促进校际教学交流与教师专业成长,4月15日,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骨干教师团队赴萧江一中,开展了一场以“基于活动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究”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这是本学年第二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3月底,我们开展了一次以作业设计为主题的交流互动。本次活动是教共体背景下“师徒结对”系列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萧江一中语文教师陈冰洁、吴依婷、池蕾蕾等多名学员参与学习与交流。<br><br> 讲座围绕“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应用”展开,结合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系统呈现了活动设计在“活动·探究”单元、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及经典文本教学中的具体策略与实施路径。<br><br> 在“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方面,虹桥一中教师以九年级诗歌单元为例,提出以“班级诗歌朗诵会”为核心任务,推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深度鉴赏与表达。通过任务前置、分层活动与写作融合,引导学生从“学诗”走向“用诗”,实现审美素养与语言能力的双提升。<br><br><br>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以《艾青诗选》为例,通过“模仿创作+编撰诗集”的创意输出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创作热情,使名著阅读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真正实现读与写的深度融合。<br><br> 针对议论文教学,讲座提出了“班级辩论赛”这一思辨型活动设计。学生围绕具有现实意义的辩题,在搜集资料、组织论点、现场辩论的过程中锤炼逻辑思维与论证能力,并为议论文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br><br><br> 此外,在经典小说阅读教学中,以《水浒传》为例,通过“英雄人物故事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创编讲稿、演绎展示,在情境中活化人物形象,提升文本理解与口语表达能力。<br><br> 讲座强调,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情境场”,更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脚手架”“发动机”与“整合纽带”。有效的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促进读写说思的有机融合,实现从知识掌握到能力生成的关键跨越。<br><br> 萧江一中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内容详实、案例生动、理念前沿,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学员们将在后续教学中积极尝试活动化教学设计,推动课堂转型,提升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