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与菲律宾隔南海相望,两国关系在2025年9月迎来三件意味深长的事件,折射出南海博弈的深层变局。当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523.67公顷,标志着对黄岩岛的管控从主权宣示迈向制度化、常态化治理。此举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既彰显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坚定意志,又巧妙规避了与菲律宾的直接军事对抗,为南海争端提供了“搁置争议、共同管理”的新范式。通过将黄岩岛纳入国家生态体系,中国不仅强化了实际控制,更在国际法与道义层面占据高地。若菲律宾继续实施非法捕捞、船只闯入等行为,其行动将被定性为“破坏保护区生态安全”,不仅面临中国海警依法驱离,更将承受国际舆论的广泛谴责——这是第一件耐人寻味之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9月16日,黄岩岛海域风云骤起。十余艘菲律宾船只非法闯入,其中3104号船蓄意冲撞中国海警舰艇,擦碰声划破海面,局势一触即发。然而,谁也未料到,一场原本可能升级的对峙,竟在次日被一场论坛悄然扭转。9月17日,第十四届中菲关系马尼拉论坛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三百席位座无虚席,菲律宾前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多位驻外大使悉数到场,连年逾九旬的老华侨也拄杖而来。中国代表高志凯登台时,菲方代表尚带轻慢——此类交锋他们早已习以为常。但高志凯并未纠缠于当日冲突,也未罗列历史主权证据,而是从耶鲁大学图书馆一幅油画讲起:“塔夫特总督的目光,曾落在菲律宾的边界线上。”他话锋一转,直指1898年《美西条约》——美国以2000万美元购得菲律宾,明文划定其西部边界为东经118度线。他举起菲律宾本土出版的地图,清晰标注黄岩岛位于117度51分,仁爱礁更在其西,“皆在线外”。台下一片寂静,有人翻查条约副本,却无从反驳——这条线正是菲律宾立国的法理基石,1935年宪法与1968年基线法皆以此为据。高志凯平静发问:“你们还要不要这条线?要,就从线西撤出;不要,那菲律宾的边界又在何处?”一语如钥,开启菲方最惧之逻辑困局:否定118度线,等于否定自身领土合法性。全场沉默,连准备激烈辩论的外交官也哑然。其后两日,菲律宾总统府突然表态愿加速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黄岩岛海域菲方公务船主动退避,挑衅喊话戛然而止——这是第二件出人意料之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国虽与菲律宾保持军事合作,但在2025年9月中国“九三阅兵”后明确表态“不寻求与中国冲突”,并与中国防长通话重申不冲突共识。东盟多数国家对中方立场表示理解与支持,菲律宾国内亦对过度依赖美国产生疑虑——2016年因南海争端导致对华贸易骤降的教训犹在眼前。与此同时,2025年8月,菲律宾军机擅闯黄岩岛领空被中国空军果断驱离,其补给船多次遭水炮拦截,企图强行进入黄岩岛均告失败。自2012年黄岩岛事件以来,菲方在南沙频频挑衅:无端指责中国渔船在牛轭礁避风,擅闯仙宾礁驱赶我方船只,派遣海警船在黄岩岛海域反复绕行干扰。然而,上述三件事的接连发生,却如三记重锤,为菲律宾在黄岩岛的闹剧按下暂停键——这是第三件值得深思之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岩岛之争,本质是中国以实力与智慧并用,以最小代价实现主权巩固,同时推动区域和平稳定的典范。菲律宾的挑衅之所以屡屡受挫,根源在于其既无充分国际法理支撑,又缺乏实际控制能力。中菲南海博弈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驻菲美军便无视中国主权,将黄岩岛用作靶场。菲律宾自70年代起对南沙提出主权要求,1971年马科斯总统首次正式宣示,1994年更宣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2012年4月,菲海军闯入黄岩岛海域企图抓扣中国渔船,遭我海监船制止,引发对峙。2016年7月12日,由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出炉,所谓“最终裁决”被中方坚决拒绝——中国明确指出,该仲裁庭无管辖权,裁决非法无效,不具任何法律效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菲律宾不断蚕食中国岛礁与海洋权益的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高度克制,为地区和平稳定作出巨大牺牲。然而,这种克制却被菲方误读为软弱可欺,误以为中国为谋求发展便愿放弃主权、忍让退缩。菲律宾对仁爱礁觊觎已久,1999年以“军舰故障搁浅”为由非法坐滩,并派兵轮驻,企图制造“实际控制”既成事实。事实上,其所谓“主权依据”毫无法理根基。二十多年来,中国海军与海上执法力量坚持定期巡航,对仁爱礁实施严密“盯防”,如今那艘坐滩军舰早已锈蚀如废铁,见证着时间对中国立场的加持。2010年2月,菲政府批准英国公司在礼乐滩勘探石油,中国于2012年以560护卫舰“半月礁搁浅”事件发出明确警告:中国有能力在菲律宾家门口施加压力,亦可让外国能源公司知难而退。2012年黄岩岛对峙、2016年仲裁闹剧,皆未动摇中国主权立场。近期,菲律宾倚仗日本建造的“灯塔”级巡逻艇(如4406苏禄安号)、特蕾莎·马格巴努阿级舰艇及澳大利亚援助船只,在黄岩岛周边多点试探。中国则以052D型驱逐舰、海警执法编队与渔船集群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依法驱离非法侵入船只,牢牢掌握局势主动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海问题本质是主权与海洋权益之争,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主张共同维护地区稳定。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是以生态保护之名行主权宣示之实,在国际舆论中占据道义高地,揭露菲律宾主张之荒谬。通过外交渠道持续阐明立场,中国坚定宣告:黄岩岛主权属于中国,不容置疑,不容谈判,不容挑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茶 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