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难忘的军旅征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严冬的人们感觉春天美好,到过边防的官员感慨当兵艰辛。中越两国千里边防线上,驻扎着我部所属的20多个雷达站,千余名年轻官兵。他们生活在层峦叠嶂的高山之巅或烟波浩渺的大海之边,披星戴月,沐风栉雨,全天候守护着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在空军某部政委任上,曾经跑遍那里大大小小的雷达站。每次上高山、下海岛,都有新的感触,新的收获和新的善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雄山雷达站,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境内,是我第一次下连蹲点的地方。三天两夜里,我亲身体验了官兵们生活的清苦和寂寥,真切感受到新一代军人的忠诚和坚守。座谈会上,那帮从"独生子""妈宝男"走出来的年轻人,对个人的从军选择义无反顾,对眼前的艰苦环境无怨无悔。当我问及大家有何困难时,一位湖南籍老兵面带羞涩的开了腔:"站里的厕所距宿舍太远,虽然闻不到异味,但起夜很不方便,也不安全,以往还发生过战士被蛇咬伤的事情"。另一位河南籍战士支支吾吾地说,站里的蓝球场只有一个投球架,场地也不平,打球跑不开,不带劲。我当场许诺帮助解决。下山后,我们经过调查论证,采用"化粪池"处理系统进行投资改造,一次性解决了高山海岛连队的此类问题。同时,向上级申请对所有连队的蓝球场进行了升级改造,配齐了木马、单双杠、哑呤等健身器材。为防止蛇伤,还为每个班配发了聚光手电筒。常委们都说,这个钱花在点子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帽顶雷达站,位于广西德保县境内,是南国边疆最偏远、最艰苦的基层单位。该站指导员是一位老边防,先后呆过三个山头。他提出,山上的文化生活太过单调,只有几份姗姗来迟的旧报纸和老掉牙的旧杂志,大家除值班训练打蓝球外,没有其它娱乐项目。他还向我们反映,云雾山中湿度大,夏天晒不干衣服,冬天暖不热被窝,不少战士得了关节炎和皮肤病。我一一记下,并盘算着如何争取经费,筹措物资,解决问题。经过四处化缘和动员机关干部捐献,那年春节前,一批批图书、球类、药品、音像制品和烘干机、电热毯等祛湿取暖设备,陆续送到了高山海岛雷达站。我们还为每个连队统一配发了理发工具,让官兵们相互打理,掌握一门生活技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围洲岛雷达站,位于北部湾海域中心,风景秀丽,游人如织。然而,对于守岛多年的战士们来说,并没有多少新奇和惬意。他们除了战备值班、练兵习武、维护兵器外,还要参加当地季节性助民劳动,接待上岛的工作组和老干部。最闹心的是,家属探亲经常受到潮汐和台风的袭扰,渡船停运,少则三两天,多则一星期上不了岛。为此,有些军嫂因为晕船或滞留时间过长,索性折返回家或发誓不再来队。为此,我们在军内招待所设立中转接待站,为过往南宁的边防官兵亲属,提供接站、购票、食宿等相关服务,受到上下广泛赞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任上,还先后到过药岭、那陶、绿林岭、青桐、莲头岭等雷达站检查调研,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基层反映的各种问题,主要包括人员编配、道路修整、用电用水等。友谊关雷达站是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涌现出来的英雄集体。声名远扬后,慕名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借口旅游之人,给雷达站的正常工作带来严重干扰。对此,我们区分情况,严格规范了旅游景点雷达站的接待服务工作,有效地减轻了基层的负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心基层,关爱部属,关注弱势群体,既是领导干部的份内之责,也是为官从政的应有之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文献给守卫祖国南疆的官兵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25.10.6完稿于中秋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25.10.10发布于广州</p> <p class="ql-block">向网络图片原作者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