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0月9日,我们徐汇区摄影协会田林雨丝摄影沙龙的一行18人,去到苏州东山开展采风活动一日游。寒露后的秋天,天气还是那么热,30多度的温度,实在是始料未及,但摄友们的热情更是火热……其中有好几位80多岁的老前辈,年龄最小的也有68岁(因她景区要购半票,其余都超70岁享受免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们先后去了:太湖第一古村落——陆巷古村、江南古建名楼——雕花楼、依山而筑傍水而建的苏州园林——启园、始建于南朝梁陈"天下罗汉两堂半"之一堂的——紫金庵。</span></p> 陆巷古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传统村落陆巷古村地处苏州市西南太湖中,距东山镇13千米,西临太湖,东靠嵩山,北接莫厘尚锦,南连杨湾石桥,与洞庭西山漏湖相望,区域面积7.19平方千米。陆巷古村,背山面湖,景色秀丽,“清泉惟嵩岭,胜景甲五湖”,被誉为“科举之村”“古建筑之村”“名果湖鲜之村”,并被评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2006年,被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入选全国首批“中国传统落”,2013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获国家“中华民居开发与保护示范村”称号。依托陆巷古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人文尚学风气,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美的太湖环境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物史迹,作为展现南渡文化的传统村落,陆巷古村大力传承尚学崇优乡风文化,倾力打造“田园书香、逐梦陆巷”的尚学崇优文化乡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逐梦陆巷”尚学崇优生活示范区:该村历史上先后出了1名状元(王世琛),1名探花(王鏊),11名进士和46名举人,近代出了王守觉、王守武、王大珩3名院士,还有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何泽慧等。陆巷现存历史建筑60余幢,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29幢。惠和堂、粹和堂、怀德堂、状元及第墙门、北区洋公所、世和堂、会老堂等25处传统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苏州地区乃至江苏省明清古建筑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田园书香”自然风光生态旅游区:古街古巷,沉厚苍古。村内建筑恢宏,街上高耸着探花、会元、解元三座明建牌坊。6条古巷,青砖斑驳,小溪淙淙,明清风貌依然。春华秋实,宛若梦中,围绕古街古巷、明清园林、宅邸名居、古风民俗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形成集古街探幽、山村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模式。</span></p> 雕花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东山雕花楼(又名春在楼)位于苏州吴中区洞庭东山镇,始建于1922年,由上海棉纱商人金锡之、金植之兄弟为母亲建造,香山帮匠人陈桂芳设计,历时三年竣工,其名取自清代诗人俞樾“花落春仍在”诗句。该建筑以砖雕、木雕、石雕工艺著称,木刻浮雕由香山艺人周云龙创作,题材涵盖《三国演义》《二十四孝》等传统故事,门楼雕刻“福禄寿喜财”吉祥纹样,因工艺精湛被誉为“江南第一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春在楼整体设计上呈中西结合,以中为主,主体建筑有照墙、砖雕门楼、前楼、后楼、附房、花园等,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42平方米。春在楼当时动用250名香山帮工匠,历时三年,耗资17万银元,折合当时黄金3741两。大楼共有各类雕刻3854幅,其中木雕2708幅、砖雕289幅、石雕86幅、金雕611幅、泥雕(塑)160幅。春在楼因“无处不雕、无处不刻”,集砖、木、石、金雕刻艺术之大成的建筑特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经典传世佳作。2006年5月,春在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据《吴中胜迹》载:雕花楼于1922年兴工,用二百五十余名工匠昼夜施工,历时三年,花去黄金三千七百四十一两。雕花楼原是私家宅园,全楼的梁、桁、柱、檐通饰砖、石、木雕和铸铁装饰。砖、木浮雕,十分丰富,在江南的现代建筑中,仅为一例。雕花楼,是苏州吴县(今苏州吴中)香山建筑雕刻(吴县香山以营造宫式建筑著称,香山建筑雕刻工匠,在江南一带素称“香山帮”)的代表作。木刻浮雕,内容取材于《三国演义》、《二十四孝》、《西游记》和传统寓意图案。雕花楼位于苏州吴中太湖旅游风景区,以其雕刻精美、结构奇巧,被称为“江南第一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雕花楼砖雕门楼,有浮雕、圆雕、透雕、阴阳雕。据史料记载,用于雕刻的青砖,是当年陆慕御窑专门辟出一座窑,为金家烧制的。整座砖雕门楼具有苏派艺术的独特风格,经历了风雨岁月至今保存完好,这在国内极为少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轮美奂的砖雕门楼:正面门楼的砖雕分三层,中坊“天锡纯嘏”4个大字,喻意天赐洪福;左右兜肚雕的是《三国演义》古城相会和古城释疑的故事,喻意忠孝仁义;上坊雕灵芝、牡丹、菊花、兰花、佛手、祥云等图案;下坊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均是吉祥之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进了大门,回头继续看门楼上的砖雕,比正面更繁复更精彩。与“天锡纯嘏”相对应,这边中坊写的是“聿修厥德”4字,为清代书法家尹立勋所题,意为修行积德,左右兜肚雕的是尧舜禅让和文王访贤的故事,喻意德与贤;上坊是王母娘娘做蟠桃盛会,八仙庆寿的场面取“寿”的意思;接下来一栏雕了10只梅花鹿,既有“十全十美”又有“禄”的意思;下坊是唐朝大将郭子仪做寿、他的7个儿子8个女婿前来贺寿的场面,多子多福,取“福”的意思。再加上顶脊正中的聚宝盆、门楣上方的双喜字,合在一起,就占全了“福、禄、寿、喜、财”5个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照壁上的"鸿禧"石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凤凰厅(大厅)是“江南满堂雕”的代表作品。有山水、人物、花鸟等雕刻,轩梁上雕刻的“凤穿牡丹”,有大小凤凰172只,也就是86对,当地方言,“八六”与“百乐”是谐音,喻意百年快乐,所以称为凤凰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状元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座落在雕花大楼南侧的状元府建于明代初期。(雕花楼之前老宅)距今已有560余年历史。主人施槃为明代开科以来第一位状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状元府原有房屋三进,并建后花园,经过500多年的风雨沧桑,现仅存大厅和两厢房,是我国仅有的一处明代状元故居,于2006年和雕花楼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