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边玩边摄西北漫游记行程至第10季,我的镜头与脚步一同停驻在了河北邯郸的鼓山深处~~,这里藏着被誉为“北齐石窟艺术巅峰”的响堂山石窟。</p><p class="ql-block">—— 非常令人震撼!无以言表!这座与云冈、龙门并称的“皇家石窟”,自东魏末年开凿以来,便与北齐皇室命运紧密相连:北齐皇帝常在此礼佛,甚至将石窟作为皇室陵寝的“配套”,也正因如此,这里的造像与洞窟设计自带一份庄重华贵。</p><p class="ql-block">它并非孤立的石刻遗迹,而是一段跨越千年的佛教文化缩影:始建于东魏末年,兴盛于北齐皇室鼎力营造,后经隋、唐至宋、元历代增凿,却也历经北周灭佛、近代佛像、佛头被盗流失的坎坷,如今仍以17窟、4000余尊造像的规模,诉说着北朝佛教艺术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响堂山石窟景区的入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青石铺就的台阶前摆着一篮盛放的鲜花,红黄相间,像是为这座千年古迹献上的问候。抬头望去,牌匾上“响堂山石窟”四个大字笔力遒劲,两侧雕饰古朴典雅,檐角微翘,仿佛正从历史深处向我招手。晴空万里,风轻云淡,我站在门前,竟有一瞬恍惚——这扇门后,藏着的不只是石窟与佛像,更是一段沉静而绵长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这个石窟叫做大佛洞。在这个石窟里面有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它整体高5米,是响堂山石窟当中规模最大,雕刻最为精美的造像,是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之作,它的背后是火焰纹、忍冬纹以及七条火龙的精美浮雕,如此精致华丽的造像,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此石窟中,精美绝伦的佛像列于窟中,庄严肃穆;壁画环绕四周,图案精美,却都丢失了佛头,据了解,响堂山石窟4000余尊佛像中,约六成被盗卖 ,身首异处,流散于欧美博物馆,空余残缺的佛像,诉说着一个王朝的辉煌与凋零。</p> <p class="ql-block">这座洞窟中央的佛像端坐莲台,宁静得仿佛从未被尘世惊扰。背后的背光绚丽复杂,色彩虽经岁月侵蚀,仍透出昔日的华贵。周围小像环绕,如同众星拱月。橙红的石壁映着微光,像是被时间烤出的温度,让人忍不住放轻脚步,生怕惊醒了这场千年的冥想。</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窟中,一尊佛像静坐于幽暗之中,面容慈和,袈裟的褶皱仿佛还带着凿刻时的温度。头顶的彩绘虽已斑驳,却仍能窥见昔日的华美。</p> <p class="ql-block">石窟之内,寂静如深海。佛像肃然端坐,壁画在光影间若隐若现,像是被时间轻轻掩住了面容。空气里有种说不出的沉静,仿佛连呼吸都怕惊扰了这份千年沉淀的庄严。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光影在石壁上缓缓移动,如同经文在无声诵读。</p> <p class="ql-block">石窟嵌在陡峭的岩壁之中,拱形的入口像一张沉默的嘴,诉说着千年的风霜。佛像静坐其中,面容柔和,眼神却仿佛穿透了层层尘世。岩壁粗粝,纹理如刀刻,头顶的小洞不知是通风还是排水所用,却让整座石窟多了几分生活气息——原来古人造神,也未曾脱离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洞内四壁皆是雕刻与彩绘,繁复而有序。中央大佛端坐,周围小像环绕,如同一场永不散场的法会。背后的光环层层叠叠,色彩虽已褪去大半,仍能想象当年金碧辉煌的模样。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凿子敲击石壁的声音,看见匠人们在烛光下低头细刻的侧影——那是信仰与手艺的交融,是时间也无法磨灭的虔诚。</p> <p class="ql-block">一尊石壁上的佛像,姿态恭敬,周围的花纹细腻流畅,像是从岩石中自然生长出来。背景的雕刻层层叠叠,虽不完整,却自有其韵律。站在这里,竟有种被注视的感觉——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温和的凝望,来自遥远时空的慈悲。</p> <p class="ql-block">洞中佛像静坐,神情宁和。四周浮雕繁复,墙上的图案讲述着古老的经文与传说。这里没有钟鼓,却有比钟鼓更深远的回响——那是信仰在石头里生根的声音,是无数无名匠人用一生雕琢出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主佛端坐莲台,背后光环熠熠,周围小像环绕,雕刻精美。整个空间庄严肃穆,仿佛时间在此凝固。我站在这里,忽然觉得,所谓“朝圣”,未必是远行千里,有时只需静立片刻,便已与千年对话。</p> <p class="ql-block">佛像静坐,袈裟披身,背后的光环色彩斑斓,虽已风化,仍难掩其华美。四周的雕刻与彩绘静静诉说着过往的辉煌。它不言不语,却让人忍不住驻足良久——有些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教化。</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去,窟顶的雕刻令人屏息。花卉、祥云、卷草纹层层叠叠,彩绘虽已褪色,笔触却依旧清晰。这些图案不只是装饰,更像是古人写给天界的信,用色彩与线条诉说着对美好世界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龛中佛像宁静端坐,龛楣与柱子上的花纹精美繁复,暖黄色的石壁映着微光,整个空间显得肃穆而温暖。这些雕刻不是为了炫耀技艺,而是为了让每一个走进来的人,都能在某一瞬间,感受到内心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墙上布满佛龛,每龛一佛,姿态各异,或坐或立,神情安详。龛上雕刻繁复,色彩虽褪,仍可见昔日辉煌。整个空间庄严肃穆,仿佛一场跨越千年的静修,从未结束。</p> <p class="ql-block">窟中巨佛居中而坐,周围小像环绕,背景壁画色彩斑斓,图案繁复。光线柔和,气氛肃穆,仿佛踏入的不是洞窟,而是一场千年的法会。我轻轻走过,不敢高声,唯恐惊扰了这场静默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常乐寺遗址,矗立着一座宋塔,它见证了响堂山石窟的辉煌与衰落。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部门在遗址上发掘出了一批雕刻精美的唐代红砂石佛造像,这些珍贵的文物进一步印证了常乐寺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END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谢浏览阅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编辑 边玩边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10月写于银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