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西葡两牙自由行(五)自驾第3天:塞维利亚到葡萄牙埃武拉

晓英

2025年8月11日两牙自由行自驾第3天来到了西班牙塞维利亚。这是西班牙第四大都市,也是西班牙唯一有内河港口的城市,瓜达尔基维尔河从市中穿流而过。和格拉纳达一样,作为安达卢西亚首府的塞维利亚也是一座混血之城,先后被哥特人和摩尔人统治过,成为阿拉伯世界在欧洲的重要据点。塞维利亚有很多标签:著名的文学之城,《卡门》、《堂吉诃德》、《唐璜》、《命运之力》等故事都发生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哥伦布的埋葬地;热情的弗朗明戈舞的发源地;是享誉世界的名酒“雪莉酒”的出产地等等。 由于孩子们加入行程的调整,留给我们在塞维利亚的时间只有一天,相当的紧张。这座城市其实至少两天才能领略其风情,现在只能开车走马观花了。 停车难是世界城市的通病,好容易排队找到了一个车位。 第一站到了都市阳伞,这是位于西班牙塞维利亚道成肉身广场的现代木结构建筑,由德国建筑师于尔根·迈耶-赫尔曼设计,2011年4月建成。凭借蜂窝状木质顶棚结构被称为世界最大木建筑。建筑包含四层功能区:地下层设置Antiquarium考古遗址展厅,展示罗马与摩尔时期文物;首层保留中央市场功能;二、三层设有全景露台和餐厅,可俯瞰塞维利亚市中心景观。因形似蘑菇与华夫饼,获得"道成肉身广场的蘑菇""飞翔的华夫饼"等别称。<div><br><div><br></div></div> 都市阳伞未来主义造型与周边中世纪建筑形成视觉对比。 从都市阳伞我们一脚油跨过伊莎贝尔二世大桥到了特里亚纳街区,这里以古老的建筑、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而闻名于世。这是塞维利亚市瓜达尔基维尔河西岸的一座独特的街区,与河东岸的老城区隔河相望。历史上这里曾是水手、吉普赛人和艺术家的聚居区,街区内分布着历史陶瓷工坊与传统市场。这里也是弗拉门戈舞蹈的发源地。<div>  我们把车停在了桥下,迈开了双脚。河对岸就是黄金塔,斗牛士广场等。</div> 这里的居民以罗姆人(吉普赛人为主)。英国人称其为吉卜赛人,法国人称其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其为弗拉明门戈人,俄罗斯人称其为茨冈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 伊莎贝尔二世大桥(Puente de Isabel II),也被称为特里亚纳桥(Puente de Triana),是一座横跨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首府塞维利亚市内的瓜达尔基维尔河上的重要桥梁。它始建于1845年,在当时女王伊莎贝尔二世统治期间完成,并以她的名字命名。这座桥的设计融合了新古典主义风格与工程学上的创新,不仅体现了19世纪中期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美学追求的态度。 作为塞维利亚最古老且最重要的桥梁之一,伊莎贝尔二世大桥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这座城市文化和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桥头竖立着16世纪修建的陶瓷外墙钟楼。瓷砖装饰很精美。 桥头下是特里亚纳市场(停车场也在下面),里面有空调,太热了,42摄氏度,我们钻进了市场。 市场商品很丰富,还有小吃店。我们买了些水果,不过不能自己挑,要什么,说了,老板给你拿。 还没见过这种番茄,长得不太漂亮。 圣若热城堡(Castillo de San Jorge)遗址:现在这个城堡遗址改建为一座博物馆。就在桥下的市场旁边。 滨河建筑群呈现典型安达卢西亚风格,白色墙面与陶土色屋顶构成独特的城市景观 。 黄金塔建于13世纪,是一座十二边形的军事瞭望塔,以金色瓷砖贴面而得名。现在瓷砖已经没有了。它是塞维利亚辉煌航海史的见证,如今这座塔里有一个海事博物馆。 顺着河边走就到了皇家骑士斗牛场,又叫马埃斯特朗萨斗牛场,在这里举行的“阿布利尔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斗牛节日之一。从每年的3月19日圣约瑟夫日开始,到10月12日西班牙国庆节这长达7个月的日子,被成为斗牛季。 我们没有赶上斗牛表演,进去感受了一下场景。不过斗牛表演是21世纪已经少见的真正生与死的较量,真要去看还是有点血腥的。已经发生过斗牛士血染沙场的悲剧。 这座拥有逾240年历史的斗牛场自1761年建成后便成为西班牙知名斗牛圣地之一,是塞维利亚(Sevilla)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罕见的椭圆形沙场。这个斗牛场可以容纳12000人观看斗牛比赛。 真是热浪滚滚,今天42度,有点吃不住了。我放弃了去大教堂和皇宫,躲阴凉了。有时间的人们千万不要七八月份来两牙,汗如雨下不说,手机都被热停摆报警,也减弱了游览兴致。 塞维利亚王宫也是欧洲最古老的皇家宫殿,王宫始建于1181年,持续营建时间长达500多年。曾先后作为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王宫的历史,使塞维利亚王宫呈现出混合着各种不同风格混杂的面貌,我想这是不是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因素。 塞维利亚大教堂前身为12世纪建造的伊斯兰清真寺,1248年基督教光复后改为教堂使用,15世纪初启动重建并于1506年竣工,是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位居欧洲第三位的大教堂。建造过程中融合穆德哈尔、文艺复兴及巴洛克风格,教堂内阿布鲁西奥内斯庭院(橘园)和宽恕门以及阿拉伯喷泉都是古老清真寺的遗迹。和欧洲其他的宫殿相比,这里有很多的不同,阴影回廊、壁饰毛毯还有屋顶的雕花技巧,使它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复杂的建筑,1987年与塞维利亚城堡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共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橘子树是塞维利亚的市树,每当果实挂满枝头时,满城橘香。 大航海时代组成西班牙的四个国王给哥伦布抬棺,算是大教堂的看点。作为哥伦布的起锚地与归航地,1898年,哥伦布的灵柩由古巴运回西班牙后,埋葬在此。 塞尔维亚街头太多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了。历史不是那么容易被抹掉的。 <p class="ql-block">  像俄罗斯的城市都有克林姆林宫一样,西班牙的每座城市都有西班牙广场,但塞维利亚的可以说是最大最美的。它是1929年伊比利亚美洲博览会所在地,与玛利亚路易莎公园建在一起的。它是一个半圆形,两边有塔楼,有四座彩瓷桥代表四大古王国。长廊拱门下,有58个彩色壁龛,代表西班牙的58个省份,各省的徽章和地图描绘着各省的故事。</p> 阿拉伯风格在西班牙无处不见。 转回城里,找了家中餐,味道很不错,可才四点多就要关门歇业,只能打包。国人出去了也都随行就市了,到点就休息。我们赖着在四点前坐下吃完了饭,匆匆结束了橘城“晒”维利亚的行程,驱车200多公里前往葡萄牙埃武拉。 申根国的好处就是无感跨国界,减少了繁复的边境检查,降低了管理成本。这不,一块标志牌告知你已经进入葡萄牙。至2025年,申根区已扩展至29国,覆盖了4.2亿人口,确实方便了很多。 进入葡萄牙,感觉比西班牙还是穷点。 进入埃武拉。<div>  葡萄牙历史文化名城埃武拉曾是葡萄牙王庭所在,1986年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div> 阳光正好,我们想赶一场日落,决定先直接到罗马神殿及戴安娜花园的观景平台上。<div><br></div> 埃武拉的古迹保存完好,所以有“城市博物馆”的称号,可对现代人来说古城内停车都是难题。 好容易停好了车,迈开双脚,穿街走巷,直奔城市高点。 这是建于公元2世纪的罗马神庙,它以其高耸的14 根科林斯柱式而闻名,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神庙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点。尽管已是残垣断壁,但仍能感受到昔日的辉煌。感觉和雅典的神庙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在太阳西斜之时来到这里,这座供奉古罗马月亮女神和狩猎女神戴安娜的神庙,残缺的科林斯柱被夕阳晕染,历经千年风雨屹立至今。 戴安娜花园中心耸立着弗朗西斯科·巴拉奥纳博士(1843-1905)纪念碑。巴拉奥纳博士为埃武拉市历史古迹的几次修复做出了卓越贡献。纪念碑基座下方抬头仰望的女性人物雕塑,表达了民众对他的赞美与景仰。 从平台上向下俯瞰是用植物修筑的埃武拉城徽。 神庙旁边的红顶楼房是埃武拉的博物馆,尖顶是埃武拉的大教堂。介绍说,埃武拉博物馆地下一层藏着整个伊比利亚半岛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引水系统。而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分流室的液压设计:十二个陶制管道呈放射状排列,水流通过时会产生特定频率的共鸣。现代声学测试发现,当所有管道同时运作,会发出接近A小调的和弦。这或许解释了为何中世纪修士称此处为"魔鬼的管风琴"。已经关门了,没有时间去看了。 观景台上有个现代雕塑“恋人之吻”(也有说叫“心碎无痕”)。 我们的民宿就在这个小巷子里。 在此凭栏远眺,阿连特茹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脚下白墙红瓦的小楼,密密麻麻,播撒在大地之中,绿色的田野山峦与天边融为一体。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