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路上的月光

乐行者

<p class="ql-block">十五的雨下了整夜,像把天空的约定都泡成了湿淋淋的等待。我守在阳台,看路灯把雨丝织成金网,心里揣着点少年人似的失落——原是算好这晚的月亮该最圆,却连云缝里的光都没等来。母亲在身后轻声地说“急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语气轻得像在哄檐下躲雨的麻雀,我却只当是句寻常宽慰,没往心里去。</p> <p class="ql-block">十六傍晚,雨总算歇了。我从母亲居住的政府大院往兴苑小区走,踩着湿漉漉的砖石路,脚下是银杏叶铺就的软毯,雨后的叶子绿得发沉,边缘还挂着水珠,风一吹就滚落在衣领里,凉丝丝的。一路行走,看车来人往。刚好雨停,索性沿着银杏路慢慢走。这条路我走了三十多年,从工作调人机关到退休,竟从没好好看过它雨后的模样——墙根的青苔漫上砖缝,小饭馆还在营业。菜香混着泥土气飘过来,连空气都变得温软。</p> <p class="ql-block">忽然,头顶的风似乎轻了些。我抬头,原是厚重的乌云正在慢慢散开,像有人用手轻轻拨开了蒙在玻璃上的雾。先是一缕清辉漏下来,落在银杏叶的脉络上,接着是半圆,再是整轮——那月亮就那样悬在路的尽头,又大又亮,仿佛从墨色的天空里浮出来的玉盘,连边缘的光晕都清晰得能数出层次。它不像十五该有的月亮那样带着点急切的圆满,倒像是揣着耐心的故人,等雨停,等云散,等我恰好走到这条路的中间,恰好抬头。</p> <p class="ql-block">那一刻,忽然想起刚工作时,加班有点晚走这条路,钱包掉在了半路,是扫街的阿姨捡到了,在路灯下等了我半小时,她手里的扫帚上还挂着树叶,笑说“你看这月亮多亮,丢不了的”。原来那些以为是“错过”的时刻,都藏着另一场“遇见”:错过十五的雨月,遇见十六的清辉;错过预想的坦途,遇见转角的善意;错过当下的圆满,遇见后来慢慢铺展开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风又起,银杏叶簌簌落下,有一片恰好落在我摊开的手心里。月光洒在叶面上,把细小的纹路照得透亮,像一封来自自然的信。原来月亮从不是非要在十五赴约,就像人生里的遇见,从没有“本该”的时刻——那些偶然路过的风景,意外相逢的人,甚至是迟来的圆满,都是时光递来的温柔启示:不必急着追赶预设的轨迹,等风停,等云散,等脚步慢下来,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遇见属于自己的那轮月亮。</p> <p class="ql-block">此刻我站在银杏路上,望着头顶的圆月,忽然懂了母亲那句老话里的深意。所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哪里是说月亮,分明是说人生——所有的等待都不会落空,所有的遇见都恰逢其时。就像这雨后的月光,虽迟了一天,却比任何时候都亮,都暖,都让人觉得,往后的路,只要抬头能看见月亮,就永远有温柔的相遇在前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