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午餐后的卓越智慧托管班,总藏着一段甜甜的“游戏时光”。红色的弹性场地上,彩色圈圈、跳绳、毽子和篮球刚摆好,孩子们的眼睛就亮了——没有复杂的规则,只是简单的玩闹:在圈圈里蹦蹦跳跳,一会儿开合跳、一会儿单脚蹦;拿起跳绳甩几下,能连续跳十下就开心地拍手;踢毽子时追着羽毛跑,哪怕只踢中一下也笑得仰头;最后围着圈圈拍篮球,球没出圈就会骄傲地朝老师比耶。</p><p class="ql-block"> 这些小小的游戏,没有激烈的比拼,只有纯粹的快乐。您看照片里的孩子,红扑扑的脸蛋上满是笑意,跑跳时扬起的衣角、专注拍球的小模样,都是最真实的开心。我们知道,您把孩子送到这里,最牵挂的就是他是否适应、是否快乐。而这些午后的笑声,这些跑跳间的畅快,就是孩子在这里过得舒心的最好证明。</p> <p class="ql-block">借着这些游戏的小细节,也想和您分享几个家庭教育里容易落地的小技巧,帮您把“快乐成长”的氛围延伸到家里:</p><p class="ql-block"> 首先,用“游戏化思维”化解小抵触:就像孩子在这里愿意主动尝试跳绳,在家也可以把“任务”变成小游戏。比如让孩子帮忙摆碗筷时,说“我们来玩‘餐具回家’的游戏,看谁能让勺子最快回到碗旁边”;催孩子收拾玩具时,说“我们和积木比赛,10秒钟内把它们送回盒子里”。游戏感能减少孩子对“任务”的抵触,还能悄悄培养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想说,“小进步”比“大成就”更重要:今天有个孩子从“跳3下绳就断”到“连续跳10下”,开心地跑过来和我们分享。其实在家也是如此,不用总盯着“孩子会不会背完一首诗”“能不能算对10道题”,而是多关注“今天比昨天多认了一个字”“搭积木时比上次耐心了一点”。及时夸一句“你今天坚持跳完了10下,真厉害”,这种具体的肯定,会让孩子更有信心面对挑战。</p><p class="ql-block"> 最后想说的是, “允许失误”是抗挫力的起点:拍篮球出圈、踢毽子踢飞,在游戏里很常见,我们会笑着说“没关系,再试一次”。您在家也可以这样:孩子画错了线条、拼拼图放错了位置,别急着纠正,先问“你想再试试吗”。比起“不能错”,“错了也能重来”的安全感,更能帮孩子养成不害怕失败的心态,这会是他未来很重要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其实孩子的成长,藏在每一个“开心玩闹”的瞬间里。我们会在托管班守护好这些小欢喜,也盼着能和您一起,用简单的方法,让孩子在快乐里慢慢长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