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致公”

yeying

<h1><p> 今天是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华诞,一枚入党40周年纪念章捧在手中,既是岁月赋予的荣光,更是初心不改的见证,心中满是激动与使命感。</p><p> 习近平主席在给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主党派,致公党始终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同心协力奋进新时代,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书写了“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光荣历史。</p><p> 我认识“致公”,那是在六十年代。已读高中的我,从政治课中略知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民主党派的存在。当时在北京中侨委工作的父母与致公党的中央领导有过接触,茶余饭后的交谈中,我知道了致公党是一个“侨党”,但她离我是那么遥远,和我好像没有什么任何关系。我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已决定了我的政治生命的轨迹应是入少先队、入共青团、入共产党。谁曾想到二十年后,我与致公党结下不解之缘,以至影响了以后我的人生道路。</p> 1982年底,在致公党中央原主席黄鼎臣同志亲自关心下,致公党福建省委在漳州市组建致公党组织,成立了致公党漳州市工作委员会。时任主委的蔡时敏同志向我父亲提及让我参加致公党,并要调我到致公党漳州市委会机关任专职干部,我当时犹豫不决。他们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致公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党派。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团结归侨、侨眷及所联系的海外人士。致公党是为把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作为奋斗目标的。你是归侨,从小对侨界工作耳濡目染,对侨务工作有一定感情,希望你能为漳州市的民主党派和侨务工作做贡献。”经过半年多的考虑,我于83年底加入致公党,84年4月调入市委会机关工作。<br> 成为一名致公党员和机关的专职干部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致公党的光荣传统、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的逐步了解和熟悉,我也越来越感到作一名致公党员是自豪的、光荣的,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致力为公,无私奉献”是我在致公党漳州市委会任职二十年来的工作动力,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致公党的事业。</h1><h1> 致公党漳州市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几十年来,组织不断发展,整体素质日益提高,在履行参政党职责、加强自身建设、拓展海外联谊工作、服务社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漳州市政治舞台上显出勃勃生机。我也为之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在致公党市委会机关工作近二十年,使我提高了理论水平,特别是统战理论水平,政治上日趋成熟,工作能力日益增强,逐步能胜任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从致公党员们身上,感受到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对致公党工作的热情,这是我工作的动力,使我能克服困难,排除杂念,一心一意致力于致公党的事业。致公党组织对我的培养,使我不断进步,获得了许多荣誉;致公党组织给了我广阔的舞台,让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致公党组织赋予我政治生命,使我能实现我的理想。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程,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无怨无悔。</h1> <h1> 从犹豫加入到无悔奉献,致公党不仅重塑了我的政治生命,更点亮了我的人生征程。那些与组织共成长、为侨务献力量的日子,早已融入血脉。往后岁月,我会始终以致公党员的身份为荣,将这份热爱与责任永远延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