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各地乡村按照全产业链的理念,增强了乡村产业的韧性、灵活性、柔性和稳定性,从而使产业链条在变强、融合层次在加深、经营主体在变强、联农带农在加紧、路径模式在变新、特别是资源要素在变活。</p><p class="ql-block"> 变活的过程中,通过产业的兴旺,就可以实现产业兴旺有市值、生态宜居有颜值、乡风文明有气质、治理有效有机制、生活富裕有品质。广大农民想了2000年,想了五句话,就是五优农民,旱涝保收,衣食无忧,山穷水秀,民风淳厚,尊老爱幼。</p><p class="ql-block"> 做产业,就是把大家手里的资源,比如土地、风景、手艺、资金,都放进一个池子里,让它们互相碰撞,产生新的火花。这火花,就是新的价值,是大家共同期盼的好日子。</p><p class="ql-block">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常常骨感。这条融合之路并非一路坦途。大家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心里的小算盘却打得噼啪响。政府要政绩,企业要利润,村民要增收,目标不统一,这饭局就难免尴尬。放眼望去,许多地方的农文旅项目,面孔都长得差不多,不是古街就是花海,不是采摘就是民宿,游客看得多了,自然也就审美疲劳了。更关键的是,赚了钱怎么分?谁该多拿,谁该少拿,责任和利益的边界如果是一本糊涂账,那今天还是兄弟,明天可能就成陌路。这种“同床异梦”的局面,如何能长久?</p><p class="ql-block"> 那么,破局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找到那个“最大公约数”。只有当共同利益的蛋糕足够大,大到每个人都舍不得放手,合作才能真正牢固。企业和农户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要把眼光放长远,把村庄产业的持续繁荣当作共同的事业。这就像种一棵树,不能只想着今天摘果子,更要想着明天它还能枝繁叶茂。利益联结机制的设计,是一门大学问,它不是冷冰冰的合同,而是一份有温度的承诺。这份承诺的核心,是保障农民的权益,让新型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成为真正“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合伙人。</p><p class="ql-block"> 最大公约数,就是创响乡村产业品牌,这是增强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引导农业企业深挖地域、文化、生态、民俗的特殊价值,协同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类主体,打造名企优品。</p><p class="ql-block"> (1)完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实施乡村产业标准化提升行动,以标准提升引领乡村产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坚持“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推动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突出应用导向,围绕原料生产、采摘收获、加工装备、技术工艺、操作规程、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推动制修订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p><p class="ql-block"> (2)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强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监管,推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鼓励农业企业与负责投入品、产成品运输的发货方、承运方、收货方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各环节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教育。推动传统特色食品生产企业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开发新工艺新装备,与现代检测技术有机衔接,确保食品特色和质量安全。</p><p class="ql-block"> (3)推动乡村产业绿色转型 推动乡村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打造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农产品加工减损增值,引导绿色加工、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加工减损节本、资源高效利用,集成推广绿色循环技术模式,率先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投入品减量增效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改造和能效提升,建设清洁化生产线,促进产业链全程绿色化发展。</p><p class="ql-block"> (4)加强乡村产业品牌建。引导各地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区域共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优先纳入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支持开展绿色、有机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鼓励品牌主体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开展线上线下品牌展示推介活动。建立知名农业企业品牌目录,推动“品牌宣传+产销对接”,围绕企业品牌目录开展品牌推介、市场拓展等活动,提升集群品牌运营能力,讲好品牌故事,提高品牌传播声量。引导大型综合性电商平台开设集群名优农产品销售专区,引导城乡居民采购优质特色农产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总得看,乡村,生态优美,是投资兴业的热土。区位优越,是投资兴业的领土。文化优润,是投资兴业的净土。政策优惠,是投资兴业的沃土。产业优胜,是投资兴旺的厚土。广袤乡村紧紧围绕“粮头工尾、畜头肉尾、农头食尾”,用好用足本地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聚焦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未来产业认真研究谋划,积极招引农业投资大企业、大集团。</p><p class="ql-block"> 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的方式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强,变农产品为商品、初级加工为精深加工、内销品为外销品,持续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竞争力,把农业建成高端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乡村是一方创业的高地,广大从业者们能够在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上大展宏图、大施所能、大有作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