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化学奖“新材料”

沈毅

<p class="ql-block">来源《百度》A I</p> <p class="ql-block">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p class="ql-block">‌MOF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晶态多孔材料,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和结构多样性特征,广泛应用于催化、气体存储、药物递送等领域。‌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该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突显其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的核心价值。</p><p class="ql-block"> 定义与基本组成</p><p class="ql-block">MOF(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由无机金属中心(如锌、铜离子或金属簇)与桥连的有机配体(如羧酸类或含氮分子)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周期性网络结构。其本质是配位聚合物,兼具无机材料的刚性和有机材料的柔性。‌‌</p><p class="ql-block"> 结构特征</p><p class="ql-block">‌多孔性‌:形成一维、二维或三维拓扑结构,内部包含大量规则孔道,孔径范围从埃级(Å)到纳米级(如MOF-177孔径达11.8 Å)。‌‌</p><p class="ql-block">‌超高比表面积‌:1克材料的内部表面积可超过70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是目前已知比表面积最大的材料之一。‌‌</p><p class="ql-block">‌可调性与功能性‌:通过改变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的组合,可精确设计孔洞大小、形状及化学性质,实现功能定制。‌‌</p><p class="ql-block"> 分类与合成方法</p><p class="ql-block">MOF材料主要分为四大系列:</p><p class="ql-block">‌1,IRMOF系列‌:以铁基为主,适用于催化反应。</p><p class="ql-block">‌2,ZIF系列‌(沸石咪唑酯骨架):孔径较小,常用于气体分离。</p><p class="ql-block">‌3,PCN系列‌(多孔配位网络):高比表面积,适合吸附应用。</p><p class="ql-block">‌4,MIL系列‌:超大型孔道,用于大分子存储。‌‌</p><p class="ql-block">合成方法包括水热法、微波法和离子热法,其中水热法是最常用的技术。‌‌</p> <p class="ql-block">‌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具有高比表面积、结构可调性和多功能性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稳定性不足、导电性差和加工困难等缺点‌,这些特性使其在催化、储能等领域前景广阔但需进一步优化。‌‌</p><p class="ql-block"> 主要优点</p><p class="ql-block">‌高比表面积与孔隙率‌:比表面积可达6000 m²/g以上,孔隙率超90%,利于气体存储(如氢气、甲烷)和高效吸附。‌‌</p><p class="ql-block">‌结构可设计性‌:通过更换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可精准调控孔径、表面化学性质及功能基团,实现定制化应用(如选择性吸附或催化)。‌‌</p><p class="ql-block">‌ 多功能应用潜力‌:</p><p class="ql-block">1,催化:不饱和金属位点作为活性中心,加速氧化、还原等反应。‌‌</p><p class="ql-block">2,储能:多孔结构促进离子传输,衍生材料用于电池电极和超级电容器。‌‌</p><p class="ql-block">3,环境治理:捕获二氧化碳、分解污染物或从空气中提取水分。‌‌</p><p class="ql-block">4,医药:高载药量及pH响应释放特性,适用于靶向递药。‌‌</p><p class="ql-block"> 主要缺点</p><p class="ql-block">‌化学与热稳定性不足‌:多数MOFs易溶于水或酸性环境,高温下易坍塌,限制其在苛刻条件(如电池电解液)的应用。‌‌</p><p class="ql-block">‌导电性差‌:本征导电性低,需衍生化或复合改性才能用于电化学器件。‌‌</p><p class="ql-block">‌加工与成本问题‌:粉末难溶难熔,薄膜脆硬,规模化制备工艺复杂且成本高。‌‌</p><p class="ql-block">‌机械强度缺陷‌:纯MOFs易聚集,涂覆时易扩散,复合隔膜负载量过高会降低机械强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