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漫游四城访古建~长治:观音堂、上党门、潞安府城隍庙。

苗苗

<p class="ql-block">继续与悟空共赴长治探访古建。长治观音堂位于长治市潞州区梁家庄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现存正殿为明代原构,是长治市内保存较好的一处寺院。2001年6月25日、观音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欢音堂被隐藏在一片现代化的小区中,有一种″大隐于市″之感。进入院内首先看到的是山门,里面是倒坐戏台,这座山门戏台曾遭拆毁,2004年才重建。往里走,正前方便是老山门一一天王殿,此为观音堂前殿,殿内有四大天王彩塑,威武刚强滿是力量。</p> <p class="ql-block">跨入寺院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光,院子不大洁净清幽,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斑,给整座寺院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为寺院的正殿,广三间深两间,单檐悬山顶。殿顶黄绿二色琉璃吻脊,纹饰为蟠龙与西番莲纹样,形象逼真,典雅大示属明代遗物。</p> <p class="ql-block">现音殿作为寺院的主殿,里面三面墙壁及屋顶粱架之上,门窗顶部的描金彩绘泥胎彩塑、悬塑500座雕像扑面而来,场面宏伟壮观,神佛漫天,这是继观赏小西天后的又一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满堂描金彩绘的塑像悬塑,最大的有两米,最小的仅仅只有几厘米,让人眼花缭乱,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以其明代悬塑艺术瑰宝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独特文化内涵,带给游客强烈的视觉震撼与心灵触动。</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是寺院的正殿,门楣之上,高悬″观音堂″三个鎏金大字的匾额,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诰封兵部侍郎郜钦亲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观音堂内似到了另一个宁静世界,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间尽显岁月韵味,堂内观音像庄严肃穆,慈悲目光似能抚平人心的浮躁。</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的主要建筑特色表现在它精美的悬塑和彩塑上,可比肩小西天的悬塑瑰宝,被称为″明代悬塑珍品、上党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彩塑和小西天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把佛道儒三教的完美融合在一起。众多的彩塑悬塑中有佛教的佛陀菩萨、十八罗汉,道教的老子玉皇大帝,还有代表儒需家的孔子、孟子,人物丰富,各路神仙纷纷登场,场面精彩壮观。</p> <p class="ql-block">每一寸空间都被精美绝伦的雕塑填满,金箔历经400余年仍熠熠生辉,惊叹古人的智慧,为老祖宗的审美感到震撼。</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没有其他寺庙那么宏伟壮观,但它却有着自已独特的韵味,大门有些陈旧,更显建筑古朴…那斑驳的木纹和生锈的门环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见证了历史的坚韧,坐东向西的宏伟建筑散发着历史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清幽的氛围瞬间使人愉悦,尘世喧嚣被远远隔绝,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光影斑驳,每一步都走得诗意满满。</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不仅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寺院,更是一座见证历史变迁的宝贵古建遗产。</p> <p class="ql-block">又一座振撼的长治古建呈现,上党门、潞安府衙穿越千年时空!</p><p class="ql-block">″上党(长治古名)自古天上来″,′′以天为党"、′′天下之脊″的历史地理渊源,让长治人对于家乡的历史深感自豪。</p> <p class="ql-block">上党门城楼明代遗存,红墙青瓦,飞檐斗拱,城墙连台阶气势豪迈霸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上党门即古代上党郡治所的大门,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在历史上经多次重修,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上党门门庭。后成为潞安府衙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上党门顶流古建,明清官署霸气依旧,潞安府衙威严犹存,古韵满满。</p> <p class="ql-block">开元年间,潞安府衙曾拥有280余间亭堂楼宫,和大唐一起步入盛世,如今仅剩下门厅和钟鼓楼,且都为明代重建。只能从″风驰″、″云动″的匾额中追忆昔日过往。</p> <p class="ql-block">潞安府城隍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元代(1285年),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73.05平方米,明请时期均有扩建和重修。庙内主要建筑包括元代的中大殿、明代的玄鉴楼和寝宫等,展示了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是道教祭祀城隍神的场所,兼具守护城池,监察阴阳两界的神职功能,其信仰体糸融合了儒家忠孝伦理和佛教的地狱观念。现成的建筑多兼具宗教与艺术价值,潞安府城隍庙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进入山门一座两层的玄鉴楼立于眼前,面阔三间,两侧有耳殿,穿过走廊即可回望戏台,该戏台建于明代,请光绪三年(1877)失火焚毁,民国二十二年重修(1933年)。</p> <p class="ql-block">庙内的稀罕物,这棵树化石,高18米,直径0.5米,距今2亿5千万年,堪称奇迹,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p> <p class="ql-block">中大殿为元代原构,供奉正二品监察司明城隍威灵公,元至元二十二年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空间宽敞,内柱仅用四根,梁柱用材硕大,给整座殿增加了宏大的氛围,稳重大气,整座建筑元代风格十分浓厚。</p> <p class="ql-block">中大殿前是献殿,清代重建,梁架纤细精巧,使用大量垂花作为装饰,阳光从献殿的四面透入,大气漂亮。</p> <p class="ql-block">庙内收藏和展示有近百件珍贵文物和碑碣,在寝宫前檐斗拱上方墙壁上,绘有六幅明代壁画,记录了城隍爷的故事,人间烟火气,画面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一路往前走,后面到了寝宫,明代原构,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重建寝宫,琉璃瓦单檐悬山顶,殿内塑有城隍夫妇及侍女像。彰显国人历来注重亲情关怀的家征。庙宇的整体布局和规格形制与府衙建筑相近,有着浓厚的官办色彩。</p> <p class="ql-block">平面布局釆用了中国传统的中心对称建筑手法,主体建筑均位于主轴中线上,东西两侧建筑对称排列,中轴线上的主建筑都建在高台之上,高大宏伟,主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城煌权力的至高无上,而中轴线中长深远,更显示了建筑的尊严、华贵。</p> <p class="ql-block">每间庭院为传统的四合院形式,设门、厅、殿前后贯通,既统一又独立,规模宏伟,形象庄严。</p> <p class="ql-block">正殿后一水池,池上横飞一桥,池中锦鲤跳跃游弋,在古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灵动漂亮。</p> <p class="ql-block">步出府城隍庙向南漫步就是城隍庙、广场,周边尽是热闹的小吃食肆,逛完庙宇正好在此落座就餐美美的享受,消除了一天的疲惫,也结束了长治的访古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