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教师节快乐</strong></h3></br><h3>HAPPY</h3></br><h3>TEACHERS' DAY</h3></br> <h3>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柳东新区实验小学特别推出“悦实之光 温暖映记——我的教育故事”系列报道,旨在深入发掘并讲述那些发生在校园里、课堂上、师生间的动人故事。“悦”,是喜悦,是教学相长中迸发的智慧欣喜,是见证成长时收获的由衷欣慰;“实”,是朴实,是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是于细微处显现的真情实意。“光”,则是每一位教师从教生涯中,那些闪烁着师德光辉、折射着教育智慧、温暖了岁月与心灵的瞬间。</h3></br> <h3>教师节</h3></br><h3>快乐</h3></br> <h3><strong>以师心育人,以童心愈己</strong></h3></br><h3>——林老师的教育故事</h3></br> <h3><strong>柳州市柳东新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林萍</strong></h3></br> <h3>王文湛教授曾说:“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牢记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是啊!林老师自步入教育事业,见过形形色色的孩子。他们性格迥异,连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参差不齐。但她始终相信,“教育,首先在于引导和激发,而不是塑造和管制”,这信念像一粒种子,在她的教育生涯里生了根。</h3></br> <h3>那年秋季,林老师成为新班级的“妈妈”。第一次走进教室,后排一个男孩就用橡皮屑“袭击”了前排同学,全班哄笑时,他却一脸不屑,那是她和小麦的第一次照面。后来她才知道,小麦是班里的“特殊存在”:课间揪女生的辫子,把同学的作业本藏起来,大家躲着他走,他却总在角落偷偷看同学们玩游戏,趁人不注意就凑过去,结果往往是一阵争执。</h3></br><h3>刚开始,小麦对林老师满是敌意。林老师找他谈心,他要么不说话,要么反驳;林老师提醒他坐端正,他偏要把椅子晃得咯吱响。直到三八节那天,小麦趁课间把一张皱巴巴的贺卡塞进林老师办公桌的抽屉,封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太阳,里面用黑色笔写着“林老师祝您节日快乐”,落款却让她震惊——“来自班级里最的坏小孩”。</h3></br><h3>那天下午,林老师特意在走廊等他。她蹲下来,把贺卡举到小麦眼前:“你看这太阳画得多暖,就像你上次主动帮老师拿书时的样子。小麦,你在老师心目中是一个好孩子,一直都是。”男孩猛地抬起头,虽没说话,但那抹藏不住的欢喜,像星星落进了眼底。</h3></br><h3>从那以后,林老师的“表扬清单”里总少不了小麦。作业本上,她会写下“今天的生字写得真工整,继续加油呀”;课堂上,她专挑他能答上来的简单问题提问,等他小声说完,就带头鼓掌:“大家听,小麦回答得多准确!”有一次,小麦发现教室的药箱脏了,偷偷拿抹布擦了擦,林老师特意在班会课上提起:“咱们班有位‘药箱小卫士’,悄悄为我们擦拭了咱们的小药箱,大家猜猜是谁?”当小麦红着脸站起来时,班里响起了第一次没有哄笑的掌声。</h3></br><h3>她还悄悄和几个班干部约定,课间玩游戏时主动喊上小麦;有人抱怨小麦调皮时,她就引导大家想想他的进步:“上次小麦帮咱们搬作业本,是不是很有力气?”慢慢的,班里的氛围变了,小麦身边的小伙伴多了,他揪辫子、拿别人东西的毛病也少了,甚至课间会主动提醒同学“别跑,小心摔倒”。</h3></br><h3>育人路上,林老师从未停止成长。她总是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常在琢磨怎么让课堂更生动。她带的班级,曾获评柳州市先进班集体、柳州市优秀少先队中队;她自己也成了柳州市优秀班主任。常有家长在微信里给她留言:“林老师,谢谢您,孩子说您又表扬他了。”</h3></br><h3>多年教坛岁月,林老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她常说,教育就像春风化雨,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理解,每个孩子都能长成自己的模样。而那些与孩子相处的点滴,早已化作温暖的光,既照亮了学生的路,也治愈了教育者的初心。</h3></br> <h3><strong>十一载耕耘,守望花开</strong></h3></br><h3>——王老师的教育故事</h3></br> <h3><strong>柳州市柳东新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王丽丽</strong></h3></br> <h3>1</h3></br><h3><strong>如菊:讲台岁月的静守</strong></h3></br> <h3>十一载春秋,于琅琅书声中静默流淌;粉笔灰轻落,染白的是袖口,沉淀的是初心;红墨氤氲,点染的是纸页,浸润的是年华。王老师如秋菊般恬淡坚守,始终相信教育是细水长流的滋养,是润物无声的深耕。她在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天地中从容穿行,以爱心守护每一株新芽,以信念点亮核心素养的微光。</h3></br><h3>2</h3></br><h3><strong>如竹:语文课堂的节劲</strong></h3></br> <h3>王老师如竹般谦逊而坚韧,在她心中,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接续、思维的碰撞和人格的塑造。从带着孩子们在童话的王国里触摸文字的温度,到陪伴少年在科学的海洋中探寻语言的精确;从与学子在古老神话间追溯文明血脉,到引导他们在激昂篇章中立志报国,王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发现的惊喜和思考的深度。她擅长用情境表演活化文字,以思维导图串联知识,借合作探究深化思考,让每一个孩子在语言文化的浸润中,获得心智的成长和情感的丰盈。</h3></br><h3>3</h3></br><h3><strong>如梅:育人路上的馨香</strong></h3></br> <h3>班主任工作让王老师如寒梅般在细微处散发馨香。她没有既定教案,却善以心灵叩响心灵,以智慧点燃智慧。曾有两个孩子因游戏胜负争执不下,王老师请他们坐下,倾听他们的诉说。她轻轻点头表示理解,继而引导他们思考:“如果重新开始,怎样能让游戏变得更好玩?”孩子们思索后提出“先定规则”“轮流做裁判”的办法。当三根小指勾在一起时,他们约定:以后游戏前共同商定规则,遇到分歧好好说话。孩子们在卡片上画下紧握的双手,为班级的“友谊树”添上一片新叶。</h3></br><h3>王老师尤为重视成长过程中的仪式感。新学期伊始,她的教室蜕变为“童话学园”:孩子们穿过缀满气球与灯笼的“启智门”,在庄重氛围中开启新程;散学之日,她不仅颁发奖状,更准备寓意深远的礼物——象征“坚韧不拔”的螺蛳粉,寓意“心想事成”的橙子……每逢佳节,教室化作欢乐剧场,孩子们载歌载舞,凝聚集体温暖。这些精心设计的仪式,如春雨般无声滋养,让孩子们在爱与期待中成长为阳光开朗、善思笃行的少年。</h3></br><h3>4</h3></br><h3><strong>如兰:教育本心的幽远</strong></h3></br> <h3>王老师如空谷幽兰,始终以沉静之心践行教育之本。她坚信教育应有春风化雨般的爱心,静待花开的耐心。不在是非断判,而在心灵唤醒。每一次倾听,都是播种;每一回对话,皆为滋养。最令她欣慰的,是见证孩子们在信任与关爱中自主生长出智慧的羽翼,迎风展翅,奔赴远大天地。</h3></br> <h3>5</h3></br><h3><strong>初心如诗,芳华满径</strong></h3></br> <h3>十一载如诗,讲台如旧。孩子们课堂上的朗朗笑脸、成长中的点滴蜕变,皆是她教育路上最美的风景。以文养人,以心育心,用一个生命的温度照亮另一个生命的远途——此乃教育至真至纯的模样,亦是她十一载如一日、未曾更改的初心。</h3></br> <p class="ql-block">策划:张莉 唐瑜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林萍、王丽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审稿:唐艺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编:吴青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黄连芳</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VndmO3ZtTkMlP8hwMvsHw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