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尧都古城游

剑舞.麦田

<p class="ql-block">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经考古研究进一步判断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同类遗址在晋西南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已发现70余处。陶寺遗址对复原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山西陶寺遗址位列其中。陶寺遗址考古八大最</p><p class="ql-block">1、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p><p class="ql-block">2、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最早的文字。</p><p class="ql-block">3、发现了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属乐器。</p><p class="ql-block">4、发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p><p class="ql-block">5、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p><p class="ql-block">6、发现了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p><p class="ql-block">7、黄河流域史前最大的城址。</p><p class="ql-block">8、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比英国巨石阵早500年。</p><p class="ql-block">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文字,其中的一个为“文”,另外一个字专家们有“尧”“易”“命”等多种解释。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大家公认甲骨文是初步定型成熟的文字系统,但同时也认为在甲骨文之前还有一段很长的历史。这个残片上的朱书文字表明,早在比殷墟早七八百年的陶寺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文字,它们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参观完陶寺遗址博物馆,感慨万千,中华文明的历史遗迹就在眼前,中华先人的生活形态,音容笑貌犹在脑海浮现,有感作七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咏陶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古墟汾畔证鸿蒙,帝邑初成气象雄。</p><p class="ql-block">玉琮礼地昭规典,铜铃鸣天启化工。</p><p class="ql-block">观象台残窥岁序,朱书文隐探华风。</p><p class="ql-block">尧都故梦今何在,陶片犹存三代踪。</p><p class="ql-block">照片为2025年9月30日华为p80pro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