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里的生活哲学】

素心若雪

<p class="ql-block">  清晨六点半,城市裹在薄雾里,菜场入口已飘起烟火气。三轮车上的青菜沾着露水,竹筐里的番茄红得发亮,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混着电动车的鸣笛音、自行车的铃铛声织就专属清晨的交响曲。我走向熟悉摊位,却被拐角玉米摊的热闹拽住脚步——那儿竟围得里三层外三层。</p> <p class="ql-block">  挤进去才见摊前立着块手写木牌,歪歪扭扭的字写着“玉米1.5元/斤”。守摊的中年人皮肤黝黑,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忙着装袋、过秤,额角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嘴角却挂着憨厚的笑。“您要十斤?好嘞,刚从地里掰的,甜得很!”他带着乡音,手上动作没停,秤杆压得弯弯的,还不忘多添半根。</p> <p class="ql-block">  我忽然想起,整个菜场的玉米价早统一在3.5元。前几天来买时,其他摊主还抱怨“今年天旱,玉米长得慢,3.5元都没多少赚头”,可眼前这1.5元,几乎就是成本价。人群里议论声不断,有人算着账:“买十斤能省二十块,够买一斤排骨了!”有人剥开玉米尝了尝,立刻招呼旁人:“甜!比上次买的3.5元的还甜!”</p> <p class="ql-block">  热闹没持续多久,旁边几个玉米摊主就沉不住气了。穿格子衫的大叔先凑过来,语气带着不满:“你这价也太低了吧?我们都卖3.5,你这不是搅局吗?”戴草帽的阿姨也跟着帮腔:“就是啊,大家都是凌晨三点下地掰玉米,拉到菜场还得占位置,你1.5元卖,我们的玉米卖给谁?”</p> <p class="ql-block">  围着买玉米的人瞬间安静下来,目光全落在中年人身上。他把最后一兜玉米递给顾客,接过钱仔细数完,才直起腰擦了擦汗。“我不是想搅局。”他声音不高,却听得真切,“卖1.5元,大家能省点钱,我也能早点卖完,回家还能多干点活。”</p> <p class="ql-block">  这话一出,旁边的农户都没了声音。我盯着他的手——指关节粗大,掌心满是老茧,指甲缝里还嵌着泥土,那是常年跟土地打交道的痕迹。他的玉米就堆在竹筐里,带着刚从地里拔出来的新鲜气;而旁边摊位的玉米,有时会在秤上“精打细算”,甚至把有点蔫的混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  人群里有人小声说:“人家是实在,1.5元的玉米,秤还这么足。”也有人替他抱不平:“卖多少钱是人家的自由,怎么还不让人给街坊实惠了?”穿格子衫的大叔脸有点红,转过身,默默把自家摊位前的价牌往旁边挪了挪;戴草帽的阿姨也叹口气,低头收拾起摊位上散落的玉米叶。</p> <p class="ql-block">  中年人没在意周围人的反应,把空竹筐一个个叠好捆紧,又拿扫帚仔细扫净摊位前的碎叶。“各位要是下次还想买,明天我还来,还是这个价。”他一边说,一边把木牌收进兜里,扛着竹筐往菜场门口走。阳光已经透过薄雾照在他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他的脚步却轻快得很,像在惦记家里的事情,又像在想着地里待打理的庄稼。</p> <p class="ql-block">  我跟着人群往外走,耳边还能听到农户们的议论。有人说:“干农活本来就不容易,他还这么实在。”也有人说:“其实咱们也能卖便宜点,早点卖完回家,总比在这儿耗着强。”我又想起刚才农民大哥说的“回家多干点活”——这话没有什么大道理,却透着最朴素的生活智慧:不跟人争高低,不贪多利润,只盼着照顾好家人和庄稼,再给街坊邻居省点钱。</p> <p class="ql-block">  菜场里的这点事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心百态。有人盯着眼前的利润,总想着怎么能多赚一点;有人想着怎么能让顾客多买一点,哪怕在秤上多添一点;也有人像这农民大哥这样,把日子过得简单实在,不贪不占,只盼着早点把活干完,回家过安稳日子。</p> <p class="ql-block">  记得去年冬天,菜场里还有个卖白菜的老奶奶,也是卖得比别人便宜。别人卖1.2元/斤,她只卖0.8元,还笑着说:“家里自己种的,吃不完,能换点零花钱就行。”那时候她的摊位前也围满了人,旁边的摊主也有意见,可老奶奶只是反复说:“都是街坊,能帮衬一点是一点。”后来天冷了,老奶奶没再来摆摊,还有人念叨:“要是老奶奶在,买白菜能省不少钱呢。”</p> <p class="ql-block">  这些农户们,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没读过多少书,却懂得最基本的道理:做人要实在,做事要凭良心。他们卖的不是玉米、白菜,是自己的汗水,是对土地的敬畏,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就像今天的老农,1.5元的玉米看似赚得少,却赢得了人心——下次再有人想买玉米,第一个想起的,肯定是这个卖得便宜、秤又足的农民大哥。</p> <p class="ql-block">  走出菜场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我手里提着刚买的玉米,望着农民大哥扛着竹筐远去的背影,突然觉得,生活其实很简单:少一点算计,多一点实在;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努力。把时间花在该花的地方,把心思用在该用的地方,日子自然会过得踏实、安稳。</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又去了几次菜场,每次都能看到农户大哥的摊位前围着人。旁边的农户也慢慢改变了,有的调低了价格,有的不再在秤上“抠搜”——原来,人心并不是只有算计和排挤,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生活就像一个菜场,有人追求利润,有人追求安稳,有人追求实惠,可无论追求什么,只要守住良心,守住实在,少点计较,多点真诚,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