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豁达之姿,赴生命之约——读《假如你不够快乐》有感</p><p class="ql-block">                   作者:   符兴隆</p><p class="ql-block">          当生活的阴云笼罩心头,汪国真先生的《假如你不够快乐》如一缕穿透迷雾的晨光,将生命的真谛娓娓道来。这首仅九行的短诗,以质朴如璞玉的文字,叩响每个困顿灵魂的心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诗人以反问直击人心。我们总在追逐中遗失本真,如同被困在玻璃瓶中的蝴蝶,越是挣扎越显局促。诗中“尘封的门窗”与“生命的原野”形成强烈对比,前者是封闭的自我禁锢,后者是广袤的天地馈赠。当“阳光雨露”洒落心田,当“风儿熨平前额”,那些曾让我们辗转反侧的忧愁,恰似晨雾遇朝阳般悄然消散。</p><p class="ql-block">        最令我动容的是“博大可以稀释忧愁,深色能够覆盖浅色”的哲思。这让我想起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千年风沙未能侵蚀其瑰丽,反因岁月沉淀更显厚重。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以博大的胸怀拥抱缺憾,以深邃的智慧观照得失,那些浅薄的烦恼便如浮尘般无所依附。正如苏轼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超越苦乐的豁达,正是诗人赠予我们的精神解药。</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被焦虑裹挟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样的诗性觉醒。当“内卷”成为常态,当“躺平”演为借口,汪国真的诗句恰似一剂清醒剂: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界的给予,而源于内心的觉醒与成长。就像诗中描绘的蝴蝶,唯有自己破茧而出,才能在阳光下舒展斑斓的翅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合卷沉思,窗外的玉兰正悄然绽放。那些看似脆弱的洁白花瓣,实则蕴含着穿越寒冬的力量。生命的美好,或许就藏在这破茧成蝶的瞬间,藏在我们放下执念、拥抱阳光的那一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