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陈氏名人

陈氏后裔宗亲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陈立夫</span>(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名祖燕,字立夫,以字行,<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浙江省</span>吴兴县(今<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湖州市</span>)人。<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中国</span>现代政治家、思想家。他曾长期主持<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国民党</span>人事及组织工作,在国民党内有“蒋家军”“陈家党”或“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全面抗战</span>期间,他主持教育部工作,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在两岸得到积极回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陈岱孙</span>(1900年10月20日-1997年7月27日),原名陈縂,福建闽县<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螺洲镇</span>人。经济学家、教育家。他主张对西方经济学批判性借鉴,倡导专才与通才教育结合,提出"治学如筑塔,基础须广大"教学理念。抗战期间参与<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清华</span>校舍修复,晚年仍主持博士生答辩,在<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统计学</span>建模与<span style="color:rgb(0, 98, 204);">国际金融</span>领域开创性研究对学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p> <p class="ql-block">陈维稷(1902年10月—1984年1月6日),字自濂,安徽青阳人。中国现代纺织科学技术奠基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49年后主持建立纺织工业教育体系,推动国产棉纺织设备研制,主导制定纺织科技发展规划,支持棉花良种培育与纤维检验机构建设,促进纺织领域国际合作,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和《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奠定中国纺织科技史研究基础。</p> <p class="ql-block">陈文贵(1902年8月1日—1974年6月15日),四川永川人。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四川医学院教授、副院长。他是中国近代生物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主导多项国家级防疫项目,推动中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建立。他在1942年发表的《湖南常德鼠疫报告书》首次揭露日军细菌战罪行,成为国际社会认定日军细菌战罪行的关键文献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赓(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陈庶康,出生于湖南湘乡。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陈明仁(1903年4月7日-1974年5月21日),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洪源村(今南桥镇洪源村)陈家岭人。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1949年8月4日率部在长沙起义,后任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五十五军军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