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学习太极拳已有十几年。因为从书本中领悟了“呼吸”的诀窍,并迅速应用到实践中,所以在老师眼中,我打的太极拳也算“有模有样”。刚开始学习时,老师让我们在家站桩,可那时理论与实践脱节,方法也不得当,腿疼腰酸之下,就没能坚持下来。</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来,我几乎天天练习太极拳,除了遗传性高血压和用眼过度导致的轻度白内障外,整体身体状况还不错——精气神比较充沛,身上也没什么疼痛。今年还轻松爬了衡山、井冈山等地。</p><p class="ql-block">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确实有所下滑。今年春夏之际,偶尔会感觉走路脚下不稳,询问聪明的DeepSeek,被告知可能是“前庭平衡功能退化”所致。一起练太极的朋友也建议:“坚持站桩吧,会有改善的。”</p><p class="ql-block"> 于是从九月初开始,我每天早晚各站半小时混元桩。同时,我也开始浏览站桩相关的短视频和文章,在信息茧房的推送下,一系列专业内容接踵而至。有缘结识了道医养生传承人常雪老师,走进了她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昨晚第一课,老师讲解了松静桩和抖动功。以前我们练太极时,总着眼于技击意义,“无人当有人”,一紧一松之间感觉很好。但站桩之后再来打太极,反而觉得气感不太连贯了……正在摸索之际,课堂上常雪老师提出了“吸静呼松”的引导。</p><p class="ql-block"> 今早在练太极拳时,我把这个新理念融入进去,哇,感觉完全不同——动作流畅、身体稳当,气感也一直贯通不断。</p><p class="ql-block"> 新的打法,带来新的感受,也收获了新的体悟。感谢常雪老师,也谢谢晓雨班主任。有缘在线上相会,真是福分无量。</p><p class="ql-block"> 后面还有九天的课程,相信一定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今天站桩的进步是,把自己站成“大象腿”,感觉铜墙铁壁一般,稳如泰山,没有之前的“东倒西歪”,感觉真好。</p> <p class="ql-block"> 点滴记录 感恩时代</p><p class="ql-block"> 202510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