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老街故事郑州阜民里》

东雨

<p class="ql-block">文/摄影:陈亚雷</p> <p class="ql-block">  阜民里得名于唐代郑州南城门“阜民门”(始建于公元621年),寓意“物阜民丰”。这里曾是唐宋时期郑州城繁华的见证,后于1928年因城墙拆除改建为平民居住区,形成市井里巷 。 </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郑州阜民里位于郑州第三人民医院的后门,在菜市街,南大街附近,且有前阜民里和后阜民里,记忆中的前、后阜民里是两条窄窄的巷子,童年的记忆已模糊。</p> <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政府将阜民里改造成一座文化产业园。前一段在夫人的陪伴下前往阜民里寻找老街里面的陈年旧事。</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阜民里只是保留老街巷名称,再也找不那市井里巷繁杂的场景,街巷里再也找不到几十年前郑州的影子。在文化产业园内依然保留了几幢七八十年代盖的民房,一扇老旧的房盗门,斑驳的墙和一株牵牛花,诉说着阜民里的陈年故事,除了这些基本上都是有着现代设计感极强的门面房,经营着没有老郑州味的商品。漫步在新阜民里的街巷里,再也找不到童年的影子,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旧事。现在的阜民里留给我的只是梦和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