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8日,作为国庆黄金周备受瞩目的文旅项目——河北临漳「邺都幻境」迎来收官日,政府与企业代表共同观赏了史诗级沉浸式演艺《邺都长歌》,为这场持续9天的文化盛宴画上了极具仪式感的句号。这场活动不仅是对千年邺城文化的现代诠释,更展现了政企协同推动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科技赋能的沉浸式文化体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邺都幻境以曹魏邺城文化为核心,依托前沿数字科技打造了全国首个360°全景幻影全息剧场 。收官日的《邺都长歌》演出通过四幕场景——「西门豹治邺」「曹操建城」「建安风骨」「佛光东传」,带领观众穿越1800年历史时空。剧中,裸眼3D技术让铜雀台拔地而起,水雾气爆模拟官渡烽火,高空威亚实现「飞天」特效,配合升降舞台与环绕式灯光,将邺城的政治风云、文化鼎盛与建筑智慧立体呈现。政企嘉宾在演出中亲历曹操点将、建安七子赋诗等历史场景,深刻感受「建安风骨」的豪迈与激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除主演出外,活动期间还设置了「邺城卫士」甲胄巡游、三国主题市集、国庆灯光秀等多元体验项目。收官日当晚,游客不仅能欣赏到《邺都长歌》的震撼 finale,还可参与「天幕共舞」灯光秀,在七子园的水幕电影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光影交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政企协同的文化IP创新实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邺都幻境是临漳县政府与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深度合作的成果。从项目策划到落地仅用18个月,政府通过专项债券资金支持、遗址保护规划修编等方式提供政策保障,企业则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将邺城文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沉浸式产品。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既保护了邺城遗址的历史真实性,又激活了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收官日的政企同赏活动,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据透露,临漳县将继续与力方集团深化合作,计划推出「邺都幻境不夜城」项目,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开发夜游经济、引入非遗体验等方式,将该项目打造成京津冀地区的文化消费新地标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文旅融合的长效发展机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短期的文化狂欢,更展现了临漳县推动文旅产业从「流量」到「留量」的战略布局。国庆期间,临漳县同步推出「探寻北朝文化之旅」「品邯郸成语逛邺城大集」等十大主题活动,联动磁县、峰峰矿区等五区县,打造覆盖邺城遗址、北朝考古博物馆、响堂山石窟的跨区域旅游线路。通过景区联票优惠、研学课程开发、特色标识体系建设,形成「文化体验+休闲消费+研学教育」的复合型文旅生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数据显示,国庆期间临漳县各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超60%,其中邺都幻境成为核心引流点,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几万人次 。收官日当天,许多游客表示「通过这场演出,真正理解了邺城作为六朝古都的文化分量」,并期待「邺都幻境」能推出更多常态化演出与衍生产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文化遗产的现代活化路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邺都幻境的成功,为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临漳样本」。项目选址紧邻铜雀台遗址,通过「剧场+遗址」的空间联动,既避免了对文物本体的干扰,又通过数字技术让沉睡的遗址「开口说话」。例如,配套的《天地中轴·探寻源点》元宇宙项目,利用VR大空间技术1:1还原邺城中轴线,游客可在「曹操」的虚拟引导下,参与三台建造、见证中轴传承。这种「数字孪生」的创新模式,被国家文物局专家评价为「让考古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外,临漳县还将邺城文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在临邺大道沿线设置12处观景台与文化驿站,在县城商铺外墙绘制「邺小宝」等IP形象,使文化符号渗透到市民日常生活。这种「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化方式,让历史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成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城市记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随着《邺都长歌》的落幕,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暂告一段落,但邺城文化的现代演绎仍在继续。正如临漳县文旅局负责人所说:「我们不仅要守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更要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这种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体验为桥的创新实践,或将为更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兴提供借鉴。</p> <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邺都幻境收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长歌终邺苑,秋色敛烽烟。</p><p class="ql-block">全息铜台惊起,七子赋新篇。</p><p class="ql-block">水幕烽烟重现,威亚飞天翩跹,政商同倚栏。</p><p class="ql-block">九昼幻境收官处,灯火映千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寻古意,凭科技,续遗篇。</p><p class="ql-block">不夜城期明日,文脉永流传。</p><p class="ql-block">莫叹建安风骨,今有数字为翼,遗址焕新颜。</p><p class="ql-block">且待春深时,再赏此山川。</p> 邺蕴文学与邺都幻境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