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圳—宏村的水利系统

静言思

<p class="ql-block">作者:静言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宏村的水圳是值得一书的,所谓水圳就是人工水利系统,它是宏村人的骄傲。这个像网络一样布满宏村大街小巷,穿过宏村家家户户的水圳,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有500多年历史了,它是宏村人祖先聪明才智的展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宏村人的祖先在村头修建人工渠道,把清清河水引入村里,穿堂过屋,经过月沼,汇入南湖,然后灌农田,浇果木,再流回到河里。看似河水从村里简单地走了一遍,里面却蕴含了深奥的科学道理,经过溪水过滤的村庄更加滋润清新,更富有了灵气。水圳的作用开初主要是防火、饮用和洗涤,后来随着宏村的发展又增加了灌溉和发电的功能。当然客观上也起到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导游还说,宏村的水圳像个牛形状,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穿街过巷那些大大小小的水溪就是牛肠子,有大肠也有小肠。</p><p class="ql-block">宏村外边的河流,河水清澈。</p> <p class="ql-block">南湖一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还是从南湖开始看吧,导游的讲解也是从南湖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了村往右拐,一路直奔南湖。自从永乐年间宏村修建了水圳后,到了明万历年间,随着宏村人口繁衍,月沼的储水量已然不能满足村子的生存发展,于是宏村人便在村南的百亩良田上拓挖了这个灌溉水库,四周用石头砌成岸,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建成南湖,据说有数丈深,村里千条溪水都汇聚到这里。这里也成了村里景色最美丽的地方,岸边垂柳依依,水面平静,沿湖边的房屋和树木清晰地倒影在湖中,古色古香,宛如一幅水墨画,也使宏村具有了“画中村庄”之美誉,吸引了许多写生的学生。</p><p class="ql-block">村边进入南湖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南湖对面看宏村像一幅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吸引了不少美院的学生来写生。</p> <p class="ql-block">宏村村民运输的马车,不走村子里面,从我们刚才进来的地方出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嘉庆年秋,浙江钱塘名士吴锡麟游南湖后,撰文述道:“宏村南湖游迹之盛堪比浙江西湖”,因而南湖又有"黄山脚下小西湖"之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的正中间有一条小路也通向村里,路上还有一座半圆形小拱桥,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当我们走过小路,越过拱桥来到村边,回头再看时,才发现南湖是个半圆形的,像一把弯曲的弓,而这条小路就像这把弓上的箭,射向村外,不知要射往哪里。</p><p class="ql-block">黄山脚下小西湖。</p> <p class="ql-block">湖心的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南湖另一隅。</p> <p class="ql-block">村里出来的一条小路像一支箭穿过南湖。</p> <p class="ql-block">射向远方,不知要射往哪里?小路前面就是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牛肠子”我们进村了,被称为“牛肠子”的溪水布满了村里每一条小巷,只是大小宽窄不同,所以有大肠小肠之分。在“牛肠子”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石板横架在水面上,低于路面,导游说这是方便村民汲水和洗涤用的。因为,有的地方路面较高而水位低,没有一块石板作为阶梯是无法够到水的,神奇的是小溪里的水从未满过石板。</p><p class="ql-block">大肠</p> <p class="ql-block">“十二指肠”?</p> <p class="ql-block">这里应该是小肠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顺着清澈的溪水,我们来到“月沼”,就是所谓的牛胃,这是一个半圆形的水塘,也是宏村的一个中心景点,水面平静如镜,倒影清晰得几乎乱真。据导游介绍,这月沼原本是一泓泉水,一年四季泉涌不止。明永乐年间,宏村汪氏一位女性被这眼泉水触动了灵感,她有志改造村里的水系,便请了风水先生和本族内有能力的长辈,一起对宏村周围的山水作了认真的调研、考察和论证,于是设计出了宏村现在的牛形水利系统,引水入村,与泉眼相通,最初是作为饮用和防火之用。后来汪氏后裔又将泉眼拓宽拓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这就是月沼。这位汪氏女性也因此备受宏村人的尊敬,破例进入汪氏宗祠,被誉为:巾帼丈夫。</p><p class="ql-block">月沼,宏村的招牌景点。</p> <p class="ql-block">对面是汪家祠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顺着“大肠小肠”在村里漫游时,导游还告诉我们一个细节,住在水圳上游的都是有钱人家,而住在下游的就是普通人家了。根据我们刚才走过的几家来看,确实如此,越往上游走溪水越清澈。当然,汪氏祖先早有规矩,无论上游下游,有钱人家还是普通人家,早上8点以前牛肠子里的水只做饮用,不能洗涤。也就是说,在早上8点以前,宏村人家家户户都要把一天的饮用水储备好,8点以后水圳里的水就可以用来洗涤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宏村的水圳只是用水系统而非排水系统,用过的污水是从另一个渠道排出去的,这就是为什么水圳的水始终那么清澈见底。据说宏村人现在已经不饮用水圳里的水了,好像说是通了自来水,但洗涤肯定是要用水圳的水,包括蔬菜衣服等,这是亲眼目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宏村东家进西家出,在小巷子里转得晕头转向,辩不清方向时,导游告诉我们一个小诀窍,“逆水进村,顺水出村”。宏村里的水流都朝一个方向,最终流到南湖,从村头流向村尾。离开导游后,我们试了一下,果然如此,这下不怕找不到方向了,放心地在村里逛来逛去的。当然逆水走出村也是可以的,但没必要去抬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圳滋润了宏村,也养育了宏村人。几百年来,水圳为宏村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为实践所证实。如今,看到这满村汩汩流淌的清清溪水,观照这很普通又很不一般的水圳,我们似乎能望见宏村祖先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感受到他们身后留下的人类智慧。</p><p class="ql-block">月沼像南湖一样景色如画。</p> <p class="ql-block">宏村边的河流,要离开了,再瞥一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18.2写于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9修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