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字塔,作为古埃及丧葬艺术的瑰宝,自古王国时期起便屹立在这片土地上,见证着古埃及的辉煌与沧桑。其雄伟的气势不仅成为了古埃及的象征,更跨越时空,成为现代埃及乃至整个人类历史的象征。在它所处的时代,金字塔不仅是一种建筑艺术,更承载着那个时代的信仰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左塞王的阶梯金字塔是现存最古老的巨石建筑,位于萨卡拉(开罗东南24公里处)。它原先高达约60米,共有六层,底边不等,东西长121米,南北宽109米,地下墓室宽约28米。此外,还有一片庞大的附属建筑物群,占地约15公顷,与金字塔共同构成了壮观的墓葬群。</p> <p class="ql-block">进入左塞尔金字塔,要经过40根6米高的石柱支撑的柱廊。</p> <p class="ql-block">塞加拉是埃及一个古代大型墓地,位于开罗以南约30公里,现时仍屹立着公元前27世纪建成最古老金字塔——阶梯金字塔。阶梯金字塔建于第三王朝,高62米,共有六层。起初只是普通的石室坟墓,后来在上面一层层的加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定都孟菲斯的时候,塞加拉是孟菲斯的“死者之城”。埃及第一王朝时已有贵族在此下葬,第二王朝时始有国王安葬在此。王家墓地塞加拉后来被吉萨及底比斯的帝王谷取代。</p> <p class="ql-block">左塞尔金字塔的建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67年至公元前2648年,正值古埃及第三王朝时期。左塞尔是第三王朝的第二位法老,他的统治标志着埃及由早期王朝向更为复杂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转变。在这个时期,法老的权威和宗教地位达到了巅峰,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成为了权力和神圣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左塞尔金字塔的设计和建造是由宰相印何阗负责的。他在建筑方面的创新思维,使得金字塔的设计超越了之前的马斯塔巴结构,开创了新的建筑形式。左塞尔金字塔由六个逐层缩小的马斯塔巴组成,形成了一个阶梯状的结构,这一设计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是技术上的一次突破。</p> <p class="ql-block">古王国的法老就埋葬在塞加拉的11座主要金字塔内,他们的臣民则被埋在这大片墓地的几百个较小的陵墓中。</p> <p class="ql-block">向南远远望去,可以看到代赫舒尔金字塔群的弯曲金字塔和红色金字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塞尔金字塔周边还有一些残存的神殿。</p> <p class="ql-block">外殿和围墙对里面的金字塔有着保护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左塞尔金字塔矗立了4700年之久。这座金字塔,在古埃及第三王朝法老左塞尔的时代便已建成,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人类历史上第一座金字塔,左塞尔金字塔的建造对后来的金字塔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后来的法老们提供了建筑模板,促使他们在设计和建造金字塔时不断创新。此后,古埃及建造了许多更为宏伟的金字塔,如吉萨金字塔群中的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这些建筑至今仍然是古代文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约公元前6000年,沿着南北贯通的尼罗河流域,埃及文明开始萌发。在公元前3100年前后,美尼斯国王建立了上、下埃及统一的王国,开始了长达3000多年的埃及古代文明史。在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2200年期间的老王朝时代,法老们以修建工程浩大、巨型高耸的金字塔陵墓为最重要的王国政事。</p><p class="ql-block">现在屹立在吉萨高地上的金字塔群,由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构成,建筑年代为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00年之间。</p><p class="ql-block">胡夫、哈夫拉和孟卡拉三人是祖孙三代。正是这样的嫡传关系,决定了这三座先后修建的金字塔的规模也依序递减,祖父胡夫的金字塔最大、最高,孙子孟卡拉的金字塔最小、最矮。由于风化和地形变化的原因,以及观赏位置的不同,人们容易将哈夫拉金字塔视作最高的。</p> <p class="ql-block">胡夫,第四王朝第二法老,<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造了令人瞩目的大金字塔,代表了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顶峰。建于</span>约公元前2580年-前2560年,距今约4600年。这座金字塔高达146.5米,边长为230.38米,倾斜度设计为51°51'。塔身巧妙地分层,共计250层级,且采用了230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的石材。核心部分采用当地优质石灰石砌筑,外部则覆盖着来自图拉的白石灰石,然而如今这些装饰已经完全剥落。</p> <p class="ql-block">胡夫金字塔俯视着东南侧的孟斐斯古城——上下埃及统一至老王朝终止前的埃及古都。它投射到天际的尖锐造型,在向南绵延无尽的尼罗河上游和向北辽阔入海的尼罗河三角洲之间,形成一个居高控制的中枢地标。在西侧,它远眺广漠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巨型建筑,它是对自然浩瀚伟力作无限抵抗的象征。然而,这座金字塔不仅从高空俯视大地,它的经纬度和正北方位的选择,包含着对太阳运行周期和星象运动的复杂考量,从而将金字塔纳入到天体运行的体系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贴近胡夫金字塔底边的巨大岩石,用手抚摸这些经历近4600年岁月摧磨而仍然挺立的石墙,会感受到一种雄厚的力量灌注全身。</p> <p class="ql-block">哈夫拉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四法老哈夫拉的墓地,哈夫拉是胡夫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在离胡天金字塔西南方向160米的地方,第四王朝的第四法老哈夫拉又建造了一座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塔基底尚存阿斯旺产的红花岗岩石覆盖面,而在塔顶斜面上方四分之一处,则残留着原有的图拉产白石灰石覆盖面。</p><p class="ql-block">金字塔的底部长度为 215.5 米,最高可达 136.4 米。它由每块重量超过 2 吨的石灰石块制成。金字塔的坡度以 53°13'角上升,比其相邻的胡夫金字塔陡峭。卡夫拉金字塔位于比胡夫金字塔高 10 米的基岩上,这使它看起来更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起第三座是第四王朝第五法老、哈拉夫儿子孟卡拉的金字塔,也是吉萨祖孙三代金字塔中最小的一座,它建于公元前253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他建造的孟卡拉金字塔在吉萨金字塔群中虽小,却独具特色。而哈夫拉与孟卡拉的金字塔则体现了建筑风格的延续与特色,在吉萨另外两座金字塔相似,孟卡拉金字塔的表面也覆盖着图拉产的白石灰石,同时其基底也保留着红花岗岩石的覆盖面,这一点与哈夫拉金字塔如出一辙。</p> <p class="ql-block">哈夫拉金字塔附近拥有一座利用天然巨石雕成的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它是在这座金字塔落成之际,利用现场一块圆顶巨石雕成的,其人面造型寓意法老是人、狮身寓意法老权大无边。狮身人面像作为金字塔的守护者,常年镇守在哈夫拉金字塔东侧。</p> <p class="ql-block">狮子,古埃及人常见的动物形象,典型如狮身人面像,又称斯芬克斯,是很多人脑海里除金字塔之外的古埃及文明的重要代表图腾。斯芬克斯是一种特别的古代雕塑形式,由狮身和人首组成,通常只代表法老和王室成员,不代表神的形象。</p><p class="ql-block">最出名的狮身人面像位于吉萨,这个巨大雕像直接在岩石上开凿而成,雕像身躯是坐姿的狮子形象,头部被雕镂成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的头像,面向东方而卧,双目直视前方,威严肃穆。历史上这尊狮身人面像常遭人为破坏,此外,地质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年代的久远也有一定影响,这些自然或人为造成的影响反而使其更具魅力,产生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感。</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传说斯芬克斯是巨人与妖蛇所生的神怪,人面狮身、生性刚烈,它从智慧女神缪斯那里学了很多谜语,横卧在沙道路口,让每个通过的行人猜谜,猜中者放行,猜错者则会被吃掉。</p> <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 ,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希腊这个黄金三角地带,均存在斯芬克斯。到底是谁最早创造了斯芬克斯,已经无法确认。</p> <p class="ql-block">它是埃及最大的狮身人面像,长73.5米、宽6米、高20.22米,其一只耳朵就有二米多长。</p> <p class="ql-block">数千年来,面对浩瀚黄沙的雕像曾被流沙所掩埋,直至1920年, 欧洲考古学家合力排除雕像周围流沙并加以修葺后,才使雕像重见天日。</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承载了埃及本土文化的精髓。吉萨金字塔不仅代表着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巅峰,更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瑰宝,被誉为人类文明宝贵的遗产。随着外族入侵和新王国的民族融合,它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成为了一段永恒的传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