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 我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聶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美篇名:聶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美篇号:48179985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音 乐:歌唱祖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文/图/编辑:聶直</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公元二千零二十五年十月七日下午三时四十九分,我登上了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城楼。</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安门城楼是首都北京的心脏,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和各族人民心中向往的地方。更是我几十年来魂牵梦萦、翘首以盼的地方。当预约成功之后,我激动的心情便一刻也没有停止过。</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10月7日下午3时10分,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天安门城楼前。只见城楼前的喷泉伴随着激昂的乐章在翩翩起舞,使恢宏壮观的天安门城楼更加引人入胜。虽然过去曾多次来到天安门广场,但想到今天就要实现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愿望,心情就格外的兴奋。</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碧波荡漾的金水河及跨越两岸的7座汉白玉金水桥,既是天安门城楼前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封建制度兴衰盛亡的见证。在封建王朝时代,中间的“御路桥”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其左右两边的“王公桥”只许亲王通过;而再两边的“品级桥”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这五座桥分别对应着天安门城楼的5个券门,而最外边的两座“公生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及其他人员通过的地方。新中国的制度下人人平等,今天我将通过中间的“御路桥”——当年皇帝才能经过的地方,进入天安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金水桥上,天安门城楼近在眼前。天安门共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紫禁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能从这里出入。如今中间券门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毛主席画象,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巨幅标语。</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天开放的是天安门右侧券门,参观的人群从这里通过天安门,再经过天安门城楼西侧的台阶——俗称“马道”,登上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的“马道”上、楼台上和城楼内的地面上,都铺着鲜艳的红色地毯,进一步烘托着国庆节祥和、温馨的节日气氛。我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时间是下午3时49分。——于我而言,这将是个值得纪念的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15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朝顺治8年(1651年)改建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在明、清两代的500年间,天安门是皇城(紫禁城)的正门,是皇帝登基、皇后册封以及颁诏天下的地方,同时也是皇帝金殿传胪,招贤纳士的场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天安门前的华表称“望君归“,希望皇帝早日归来处理国家大事;天安门后的华表称“望君出”,希望皇帝多出去体察民情。现在的天安门城楼是我国在1969年拆除原天安门城楼之后,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的一座天安门城楼。其占地4800平方米,总高34.7米,比原来的高出0.83米。</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安门城楼的上方为两层重檐楼,楼顶为黄色琉璃瓦,重檐之间正中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城楼东西9间,南北5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城楼殿内上方悬挂一个450公斤的八角宫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宫灯,共同组成“众星捧月”图案。殿内目前陈列着三套共33个古典座椅。其中,中间为13个座椅(上坐3个,两边各5个),两侧各为10个座椅(上坐2个,两边各4个)。</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徜徉在天安门城楼崭新的红地毯上,游历于天安门城楼的殿内殿外,仔细端详着天安门城楼上的每一处经典,重温着1949年开国大典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感受着天安门城楼的古朴典雅与庄重大气之美,心中的自豪感不仅油然而生。作为年逾古稀的一介平民,能登上天安门城楼,实在是有生之年的一件快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我站在天安门城台的正中间,面向天安门广场时,当年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那洪钟般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响了起来。毛主席这一铿锵有力的宣告,同时也诏示全世界: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遥望天安门广场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高耸入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重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回望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辛历程,满腔的热血不禁涌上心头。没有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没有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遗余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过的太快,不知不觉到了该退场的时候。下午4点45分,我们在工作人员的不断催促下,才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地告别天安门城楼,从天安门东侧“马道”的红地毯上走下楼台,结束了难以忘怀的天安门城楼之旅。</span></p> 谢谢您的惠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