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茶室仅可二人饮。它是用花卉,绿植,茶具与几椅围成的一个约三平米左右,相对独立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茶室在北阳台边边。窗外就是金山和金山脚下的水南街,窗下街旁有一公共汽车停靠站,人来人往,车来车去,非常热闹。茶室居此是“大处小居”“闹中取静”。</p><p class="ql-block"> 仔细想想,还有点禅意。窗外的闹与窗内的静相映成趣,颇有唐人诗中的意境一一蝉鸣林幽,花落风轻。</p><p class="ql-block"> 一丛万年青,几芽春羽,几片伸展的小芭蕉,两盆吊兰,一金边,一本绿,因为要围圈成栏,所以花形、花枝都须肥大、茂盛,方能呈现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花盆不见土。个中撒一些细小的彩色石子,点缀一些研磨成晶莹透亮模样小块的五色玉石,铺在花盆中,算是“化大为小”的视线转移。</p> <p class="ql-block"> 茶室的“点睛之笔”,是一窟变兔毫烟灰色的小水盂。器形为独蒜或洋葱头模样,造型稳健,色彩含蓄。上面开一小口,口上插一两株兰草。</p><p class="ql-block"> 烟灰色的兔毫内聚,吊兰枝叶外展,犹如远远望去烟灰色的富士山头,绽放几枝挺拔清新的枝叶,曲线优雅,造型别致。</p><p class="ql-block"> 这种小吊兰得之不易。我养花有个特点,就是“舍得”一一舍得施肥。一般人家的吊兰只有半指宽窄,我家的吊兰枝叶至少有一指半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每年开春,吊兰都会延出细长枝条,上面也会长一些细细小小的吊兰新蕙,这个时候就要在它们还没有长大之前摘下来,用水培育。注意不用土,只用水,而且严格的控制用肥。(这对我来说真心很不容易的)这样大概一个、半个月左右就能得到这“我见犹怜”的小吊兰了。</p> <p class="ql-block"> 兰草用于茶室。玉树,则用于书房。</p><p class="ql-block"> 玉树的弱化、弱小和吊兰的弱化、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一精心选择和培养的结果。小小的玉树,经过弱小化之后,把它插在只有4、5厘米直径模样的法蓝彩的小瓷器瓶内。瓷瓶,呈球形,蓝色的底,描以金色的花卉,再加上上面纤弱的玉树,这一切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 书桌前端一排是各种材质形状的小摆设。有铜质的,有玉质的,有瓷器的,还有琉璃、玻璃的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小,都不大。大的最多也就是高5、6厘米宽1、2厘米。</p><p class="ql-block"> 现在,毛笔字练得少了,一个汝窑的纯湖蓝小研滴,插上了一株三丫的玉树,淡蓝色的底,清翠的绿,看得很是舒服、养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飘窗是书桌的延伸。设一个木制的花架。上面摆放了5、6盆各式的花卉,其特点就是小。有一竹子,稍微大一点,或者更准确地说,它们只是高长一些,竹枝竹叶一样也是非常的微小纤细。</p><p class="ql-block"> 飘窗上的几十件小物件、小摆件,都是我这几年用尽心思从各处淘来的。比如人物有抽烟的老汉,下棋的隐者,打柴的樵夫,撑船的渔夫,推车的车夫,耕地的农夫;比如昆虫有蜜蜂,蟋蟀。另外还有兔子,鸭子,小天鹅等等,它们都是成双成对的,只是姿态不同。</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表示吉祥如意的小摆件,诸如“喜上眉梢”,“马上发财”,“三羊开泰”,“喜柿连连”之类,它们往往是以物得音,以音谐意。比如喜上眉梢,就是一枝斜出的梅花,梅枝上站一喜鹊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一类大大小小的摆设,我将近收录了一二百件,高兴了就可以请出来。把它们和窗桌上的进行调换,摆新换旧也是一种乐趣吧。</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还得啰嗦一句。现在文房之中,茶室之中的小摆件难淘到我的喜欢。一人毕竟难逃巨大的时尚之掌,千篇一律的东西泛滥成灾。 </p><p class="ql-block"> 茶室与书房中的花草、器物是需要摆弄,也必须摆弄的。摆弄久了,便不可逆转的打上了个人偏好、趣味的烙印:比如,一切都要求“精益求精”“小巧玲珑”;一切都以“小”“精”“尖”为标的、准绳。以上这些个,我以为或可称之“小器”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君子不器”,时至今日,茶室书房且不妨“小器”一些,“自我”一些。唯如此才算得是“自成一器”,说的玄一点,这正是“君子不器”的一个外在漂亮而有力的诠释。 </span></p> <p class="ql-block">徐建华</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9日丰溪河畔一苇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