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大串联亲历记

老金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副题: 《 北京串联纪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 编辑制作:老金头</span></p><p class="ql-block"> 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于1966年10月17日,由于父亲是建国前的老铁路工人(车站站长),随父亲的工作调转,举家搬迁,从绥中转学到通林中初三一班。报到时已经停课,我熟悉并结交了同班的同居宅邻居宋志国、宫义,还有张啟武等同学,整天在一起逛大街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当时,各学校及各单位的人都分成两派:一派是《红色造反团》,另一派是《红色造反派》。我们心怀“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要保卫毛主席,要紧跟党中央,解放全人类…”的童心壮志,必须得加入革命的红卫兵组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当时我熟悉的同学都是“红色造反团的”红卫兵,也可能是这种原因吧,尚存稚嫩童心的我就加入了《红色造反团》的红卫兵组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66年10月25日,通林中初三的大批同学,乘火车到南北河车站,下后车,前往前锋沟的修路工段,修运材铁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到的前一天刚下完一场大雪,踏着一脚多深的皑皑白雪,背着行李卷跋涉了二十多里路,到了目的地。</span></p><p class="ql-block"> 到后挑了十几天土篮子,修冻土方路基,正在干的热火朝天之时,传来消息:“很多同学都去北京串联了,有要去的就抓紧吧”。</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派的同学孙庆永、金子、刘永冮、王占海、于连生、等几个“红五类”一商议:决定去北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1月10日,我们一行七人从前峰沟返回到山下,要出远门了,爸爸从兜里掏出十块钱十斤粮票,塞到我的手里,妈妈恋恋不舍的给我煮了鸡蛋,还有大饼子,嘱咐我路上千万照顾好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时有消息说经哈尔滨去北京已不可能了,哈尔滨通行堵塞,从齐齐哈尔走还有机会。于是我们七人决定绕路经齐齐哈尔奔赴北京。</span></p> <p class="ql-block">  11月11日我们从通林启程,到齐市车站后才知道,已不给进京红卫兵发乘车票了,无奈之下,我们用红色造反团的印章(那个时候红卫兵组织的公章是随便刻制的),开了一封给进京代表送棉衣的介绍信,小金出面,跟接待人员软磨硬泡,在人家可怜的眼神中拿到了七张乘车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七人兴高采烈的登上了进京列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车上人满为患,过道上都站着人。我们七个人上车之后就挤分散了,我很幸运的挤在一个边座上。</span></p><p class="ql-block"> 列车大概过了沈阳站,我内急要泄肚,实在控制不住了,情急之中从人群的头上爬行过去,挤到厕所,非常庆幸的是,我在人群上拼命挤的过程中,还是忍着巨大的耐力控制住了,否则那后果可真不堪想象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挤 回到座位上, 紧挨着我右面坐着哈九中的一位叫徐霞(名字记不准了)的女红卫兵,列车运行了一天多,大家都困得东倒西歪、离了歪斜的,我朦胧中睁开眼睛,感觉脖子疼,原来徐霞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现在回想起来,有时还肩疼,我这老年肩周炎梗椎病是否那时做的病根呢?)🤧🤪</span></p><p class="ql-block"> 徐霞醒后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了,她拿出自带的水杯,让我喝了两口,也算还了我一个人情吧,喝了这陌生的女红卫兵甜蜜的清水,让我坚持到了北京。否则口渴难受的滋味不亚于要泄肚的那种…都是非常难熬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坐两天一夜,列车有时停起没完没了,终于耗到了北京永定门火车站,(这车站现已拆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晚上到的,因为我们乘坐的是红卫兵进京专列,所以下车后统一被引进到车站附近的永定门体育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小金我去为大家登完记后,我们七人随同另一些人,50人为一车,被装上了一辆敞篷大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们都是头一次坐这种车,晃晃荡荡穿越了北京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过了德胜门往北来到了北京海淀区的清河镇中学入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到达住地后,虽然是北京,住的不过也就是个教室。</span></p><p class="ql-block"> 水泥地上铺稻草,就是我们住了20多天的地铺床,这个地铺尽管还不如我们在前峰沟那些天的大铺头板床,但两人一个新被子、每人一个褥子,也挺舒服,必竟是北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每天一斤二两粮,在学校食堂就餐。</span></p><p class="ql-block"> 还发给一张免费乘车卡片,除44路去十三陵的不能乘坐,其余公交通通可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张学生的乘车卡相当于现在我们的老年卡,现在我们用的老年卡还得扫码呢,那张卡是上车晃一下就行,当然我们现在这张是终身免费的。</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北京不几天,中央文革小组就发通知了:“11月20日起,停止红卫兵进京”,我们自感很荣兴,在北京等候毛主席接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等待的日子里,除了安排军训外,其余时间我们往返各处观看大字报。</span></p> <p class="ql-block">有的去王府井</p> <p class="ql-block">有的去天安门</p> <p class="ql-block">有的同学去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同学在颐和园还留下了一张胸佩毛主席像章,手拿毛主席红宝书的自认价值不菲的泛黄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有的同学去故宫</p> <p class="ql-block">  大家将北京的名胜古迹游览了几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遗憾的是没有去上清华、北大校园,只是在那里的门前转了一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清河中学那些天我们有时还搞搞体育活动,有时看看黑白电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清河中学有的学生很清高,可能因为他们是北京人吧,记得他们在球场玩兰球时,我和孙庆永在旁边观看,被孙庆永从后面冷不防跳起摘了帽,那些学生回头看到孙庆永都震惊了;有一次看电视(那时全国只有北京开通了有线电视,第一次见到电视)清河中学的学生看杂谈节目,我们看体育节目还争吵起来,最后还是我们让着他们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那些日子里还组织我们去大礼堂,观看部队文工团的大型武打等杂技表演,第一次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真的很饱眼福。</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家第一次去西单看到地铁在开挖:</p> <p class="ql-block">  修地铁是原始方法开放式施工……。</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终于接到通知了,毛主席第八次,也就是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最后一次要接见红卫兵了,这一次接见的人数比历次都高,地点在北京西郊飞机场。</span></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是1966年11月25日26日两天进行的:25日那天,毛主席乘敞篷车从天安门广场东门出发,按照现在的二环路绕行一圈到国宾馆休息。(源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26日在北京西郊机场接见红卫兵:安排我们去的西郊机场,那天早上2点就坐大客出发了,中午才到颐和园。下车开始步行,路上人潮湧动,速度非常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下午3点才到机场,据说机场只能容纳40万人,结果那天去了200多万人,沿飞机跑道两侧排列,前面两排解放军,手拉手防止人冲上跑道。刚到机场时,太阳挺亮的挂在天上,不一会就尘土飞扬,大阳已看不见,呛的我们用衣服啫住口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大约下午4点多钟,见前面人湧动,不一会看见毛主席乘敞蓬中吉普缓缓驶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北京西郊机场, 终于见到毛主席了,( 其实看不太清面孔),虽然看不清,我们也都跳着脚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span></p><p class="ql-block"> (据网络记载:西郊机场是军用机场,担负着国家领导人外出及中央党政军要员进出北京重任的专用机场。</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次载人航天活动后的航天员也都乘专机经西郊机场降落后返回北京。)</p> <p class="ql-block">  接见完毕后,我们返回住处的过程,十分艰难。</p><p class="ql-block"> 那时西郊机场通往市内的路上只有两座挢,去时是分批进入的,回来时人流集中,感觉你在路上不是走,简直是人流推动你前行,场面十分危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好在那时我们七人都身体结实,终于都安全的回到了清河中学住处,连夜清点人数,真是庆幸一切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那天因为顺利完成了接见,食堂加菜庆祝,红卫兵每人一碗猪肉粉条炖豆角,白面馒头随便吃。我同桌一位西北的红卫兵边吃边感慨地说:“本来见到毛主席就够激动了,党中央还请咱吃炖猪肉,好好高兴啊,我们在老家过年才能吃到肉呢!这么多红卫兵在北京白吃白住白坐车,除了咱毛主席,谁能想得出这个”!说着眼圈就红了。</span></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接见完毕,事后我才得知:“造反有理"的红卫兵代表也和我们“革命无罪”的普通红卫兵一样,都是同时在西郊机场被毛主席接见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毛主席接见完毕后,我们大家就都十分焦急的想家了,大约排了一周多,终于拿到回哈尔滨的返程票了。</span></p><p class="ql-block"> 有了来时经验,返回前我们作了准备,买了馒头及咸菜,带了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还给爸爸买了两斤蛋糕,四盒《大前门》牌香烟,兴高彩烈的登上了返程专列。</span></p> <p class="ql-block"> 在火车上十分愉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十二月十三日回到了哈尔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到哈尔滨火车站后,统一被送到新阳路504号的哈尔滨拖拉机厂(也就是生产装备松花江牌拖拉机的制造大厂)接待站的职工食堂,用餐后我去厂区还转了一下。 </span></p><p class="ql-block"> 当时感觉厂区太大,在广场上拖拉机成排成排的一眼望不到边,太壮观了。</p><p class="ql-block"> 临走前接待站又发给棉袄和棉帽子,领衣服当时我写了收到条…事后不久,哈尔滨接待站把我的收条寄到我家,要求我把衣服返回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历史的巧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哈尔滨拖拉机厂已经拆迁,撤离主城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居住的住宅小区就是当年的哈托厂旧址</span><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现为欧洲新城小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最后终于安全的返校回家了——。到家后我先给爸爸点了一支从北京带回的大前门烟,并给爸爸妈妈讲述此行的一些趣闻趣事儿,爸妈可开心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我一边讲,一边又随手将剩余的钱交给爸爸,因为那是爸爸为我此行借的债呀……。</span></p><p class="ql-block"> 让 我们在怀旧中开心快乐每一天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保存收藏 2022年 11月11日起程赴京56周年之曰回忆纪念稿(草稿尚待修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今天是2025年10月10日拿出来再翻阅一遍,心情是啥滋味,自己都说不清…止笔吧!</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美篇文稿》的此作收笔处:再笨拙的添几句题外话,以为资料保存吧: </p><p class="ql-block"> 革命大串联时,到北京的接待站,是清河中学;返回哈尔滨的接待站,是哈尔滨拖拉机厂。两个接待站地址今昔对比变化太大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九六六年去北京时的北京接待站:清河中学的近期照,今昔对比,以此怀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北京返回哈尔滨时的接待站厂区,现在地址小区的视频: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国家在强大,老百姓的生活水准步步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返回时,他老人家的休息地点:钓鱼台国宾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若干年后有幸在此参加会议拍照留念…真是思绪万千呐……</span></p> 下面这张图是2004年2月21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参加全国现代化管理工作会议合影:本人有幸在化工行业掺合在前三排右数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