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紧邻十二月党人广场的核心地带,有一座堪称建筑瑰宝的教堂——圣以撒大教堂。它一面紧依涅瓦河,另一面与彼得大帝青铜骑士雕像隔街相望,每天吸引众人的目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6月29日,阳光洒在教堂之上,我们亲临其下感受它的巍峨;翌日乘船游览涅瓦河,我们又于水波之上,远观教堂与流水相映的温柔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教堂以金碧辉煌的外观和独特的东正教五穹顶成为视觉焦点,是世界四大圆顶教堂之一,总高度达到101.5米。从沙皇时代的宗教象征,到如今见证城市变迁的文化地标,教堂似一部浓缩了圣彼得堡历史与“野心”的立体史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以撒教堂得名于4世纪基督教殉道者圣以撒·达尔马提亚,他因信教遭处决,是俄国主保圣人,象征“信仰坚守”与“国家护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彼得大帝1712年迁都圣彼得堡后,为强化东正教地位重视其符号,教堂以此命名,既显尊崇,也成帝国权威与东正教文化结合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0年,圣彼得堡历史中心及其相关古迹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圣以撒教堂作为该古迹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世界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以撒大教堂建造于1818-1858年间,历时整整40年。年轻的法国建筑师奥古斯特·蒙费朗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堂的建设中(大教堂完工后不久他便去世)。教堂以新古典主义为骨架,以拜占庭格局为特征,是融合了多种历史元素风格的建筑杰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以撒大教堂的建造,始终与圣彼得堡的城市发展脉络深度交织。今天我们看到的教堂,已是这片土地上的第四座迭代建筑。最早是一座木制小教堂,由彼得大帝亲自下令修建,并以其守护圣徒“达尔马提亚的圣以撒”为名,为这座教堂奠定了最初的历史根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皇帝领导下的俄罗斯成功击败了拿破仑的入侵。为彰显雄心,他希望建造一座能与帝国荣耀相匹配的宏伟教堂,以取代之前老旧的第三代圣以撒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四代圣以撒大教堂堪称19世纪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教堂顶端那座硕大的金色穹顶,正是其标志性的体现。据称,穹顶所用的纯金超过100公斤。当阳光洒落,穹顶便金光四射、熠熠生辉,即便在圣彼得堡的不同角落,也能轻易捕捉到这抹耀眼的金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四面都有巨大的红色花岗岩柱。其中面向南面圣以撒广场的柱廊最为壮观。游客可以攀登262级台阶到达柱廊的顶部,这里可以远眺冬宫、海军部大厦、涅瓦河等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称,圣彼得堡地处低海拔地带,教堂地基的稳固性便成了重中之重。建筑师蒙费朗为此采用了当时极具创新性的技术——在教堂底部打下逾万根木桩,为其筑牢根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介绍,教堂的建设累计动用了40万人,主要是农奴和士兵。他们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劳动和巨大的生命代价,才最终成就了这座宏伟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介绍称,在二战的硝烟中,为躲避德军轰炸,圣以撒教堂被精心伪装——覆盖的伪装网与涂刷的灰色油漆巧妙融合了建筑轮廓,使其在战火中看上去与周边的城市废墟、普通建筑一样,大幅降低了被精准识别和攻击的概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即便伪装发挥了作用,教堂仍未能完全躲过战火侵袭。战争期间,它确实遭遇过轰炸,幸运的是,损伤仅集中在屋顶与部分外部结构,教堂的核心内部装饰与主体建筑框架完好留存。历经战后细致修复,这座建筑最终重拾了往日的庄严与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以撒大教堂自1858年建成后,其使用功能历经关键历史阶段,清晰折射出俄罗斯(苏联)国家政治与宗教的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阶段为1858年—1917年的帝国时期。此时教堂作为主座教堂,是俄罗斯帝国首都最高等级东正教教堂。它直属于沙皇,主要举行皇室婚礼、洗礼、追悼会等国家级宗教仪式与庆典,同时满足日常东正教礼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阶段为苏联“去宗教化”时期(1931年—1937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苏联政府推行无神论与反宗教政策,教堂于1931年被关闭,后改建为“国家反宗教博物馆”,成为批判宗教的特殊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阶段为艺术与历史博物馆时期(1937年—199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博物馆性质转变,从“反宗教”宣传转向文化艺术与历史的保护展示,更名为“圣以撒大教堂国家博物馆”。这一时期教堂得到了专业保护修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四阶段为后苏联时代宗教与博物馆功能并存时期(1990年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苏联解体后宗教政策放松,1990年教堂举行了数十年来首次东正教礼拜。这阶段显著特点是“共享空间”,建筑及产权归国家博物馆,东正教会获部分使用权。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教会则在东侧主祭坛区域定期举行礼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2010年代中后期起,关于教堂归属权的分歧逐渐显现,既有声音呼吁将其完整移交东正教会,也有观点支持维持现有管理模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教堂附近的公园,绿树高大、碧草如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近圣以撒教堂,它在城市街景中更显恢宏的气势。教堂以灰白与棕褐为主色调,高大圆润的廊柱整齐排列,顶部的金色穹顶在天空下熠熠生辉,建筑上点缀着绿色雕像,增添了艺术气息。正面的浮雕与铭文,尽显其历史的厚重感。街道上车辆往来,行人穿梭,现代元素与这座古典建筑交织,既体现了它作为地标建筑的存在感,又展现出与城市生活的紧密融合,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庄严与典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教堂的三角楣饰布满了精致的青铜浮雕,人物群像神态各异、动作鲜活,仿佛在演绎一段古老的故事。顶部的青铜雕像姿态独特,一旁的金色穹顶与十字架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添神圣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涅瓦河的游船上远眺,圣以撒大教堂愈发凸显出其高大挺拔的身姿,顶部的金色穹顶在光影下熠熠生辉,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天际线,那份恢宏与华丽在河景的映衬下更显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涅瓦河畔,圣以撒大教堂的金色穹顶与海军总部大楼的金色尖塔同框,一圆一尖,一金双辉,是圣彼得堡天际线的“黄金双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以撒教堂内部宛如一座艺术殿堂,其奢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使用了大量珍稀石材和黄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穹顶之下,色彩斑斓的壁画描绘着宗教场景,人物神态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着神圣的故事。金色的装饰线条勾勒出建筑的精致轮廓,与鎏金雕像交相辉映,尽显华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绿色的立柱、精美的宗教画作与雕塑层层叠叠,从穹顶延伸至祭坛,到处凝聚着精湛的工艺,营造出庄严而神圣的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圣以撒大教堂的认知,不应止步于“宗教场所”的标签。它是一座将历史印记、工程奇迹、艺术精华与沙皇雄图紧密交织的建筑丰碑。其外观如同一座露天博物馆,若想深入理解圣彼得堡的过往,甚至俄罗斯帝国的兴衰,它都是不可绕开的重要坐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欢迎阅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