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旅掠影(一)荔波小七孔景区风光(摄影/音画制作:ZG)

ZG

<p class="ql-block">  荔波小七孔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西南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总面积约46.4平方千米。 它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深藏在荔波县城南部30余千米的群峰之中。景区响水河上横跨着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小七孔风景区”因此得名。小七孔风景区地处贵州高原南缘地带,集水、洞、林、瀑、湖、石多种景观于一体,主要有臥龙潭、卧龙瀑布、翠谷湿地、68级跌水大瀑布、拉雅瀑布、响水河、鸳鸯湖小七孔古桥等。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空气中每立方厘米含负氧离子18万个,被称为“洗肺康养”胜地。景区植物以自然生态林为主,兼有少部分的人工植物景观。</p><p class="ql-block"> 小七孔风景区于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之后又于2015年7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是贵州旅游必到之处,2025年小七孔风景区日均游客量突破6万人。</p> <p class="ql-block">  卧龙潭在距小七孔风景区西门数百米的位置,其原名翁龙潭,为喀斯特暗河,是卧龙河的源头。自人们在这里 筑坝引水发电后,其潭水又流入响水河。卧龙潭也因此成为两河总源。暗河从引水发电筑成的坝上飞泻直下,水声轰鸣。潭边还有怪石、树林、高山等景物。</p> <p class="ql-block">  卧龙潭瀑布是喀斯特暗河卧龙河的出口处,因人工筑坝形成潭瀑结合的独特景观,以碧绿如翡翠的潭水和形似月牙的瀑布著称,被誉为小七孔景区的标志性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臥龙潭的潭水平静如镜,呈孔雀蓝或翡翠色,清澈见底,能倒映周围山峰、绿树和竹林,色彩斑斓如画。瀑布:宽约100多米,高约105米,是中国最宽最高的瀑布之一。水流从弧形坝顶倾泻而下,形成半月形水帘,如“仙人梳”或白玉珠链,水花飞溅似白云。薄雾笼罩时如仙境,潭底暗流涌动与表面静谧形成对比,兼具壮丽与秀美的景色,吸引大批游人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努内吉海湿地位于翠谷瀑布和天钟洞之间。其为二级景点,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滞留湿地。湿地距鸳鸯湖约6000米,面积为50公顷。努内吉海湿地具有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防止土壤沙化和净化环境等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努内吉海”瑶语译为“最美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翠谷瀑布坐落于响水河上游,紧靠努内吉海湿地。该瀑布为一级景点,瀑布高达60多米,是一个封闭的峰丛洼地。瀑布旁群山苍翠,翠谷也因此而名。</p> <p class="ql-block">  小七孔断桥瀑布位于小七孔景区响水河段,因山体断崖形似断桥而得名,是景区内标志性景观之一,以水流从公路旁倾泻而下的独特形态和丰水期磅礴气势著称。它毗邻68级跌水瀑布群,由喀斯特地貌山体断崖自然形成。河水从山体凸出处横向跌落,经人工借用树洞搭建的“断桥”结构导流至响水河,形成立体交叉瀑布群。丰水期水流汹涌,如珍珠飞溅,碧潭生烟;枯水期则如白练凌空,宁静柔美。瀑布轰鸣声震耳欲聋,水雾弥漫常现彩虹,与周边翠谷瀑布、拉雅瀑布共同构成多层次水景。</p> <p class="ql-block">  双龙瀑布位于响水河谷上游处,大小两条瀑布从山岩上泻下,由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68级跌水瀑布位于响水河谷,全长约1.6千米,总落差约110米,宽约40米。因高原晚期强烈抬升,河流迅速下切350到500米而形成该瀑布群。在不到2千米的弯曲河道里,密集着六十八级形态不同的瀑布、跌水。</p> <p class="ql-block">  拉雅瀑布“拉雅”是布依语“美丽姑娘”的意思。“盘空舞雪飞泉落,扑面银花细雨来”,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的神奇,横空出世的拉雅瀑布含笑迎接远方来客。她虽然没有雷霆万钧、声闻十里般的恢宏,却是如此的晶莹剔透,如此的亲切可人,你一伸手就可以能触摸到她沁人心脾的清凉。她仿佛一个在森林中穿行千万年的精灵,着意要为你洗去尘世的喧嚣与浮华,让你的心灵归于宁静与安详。瀑宽 10米,落差30米,逼近仰视,但见瀑首悬蓝天,旁缀白云,似乎天河自空而降,它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级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瀑在路侧,人在瀑下,倍觉畅酣和亲切。瀑布喷溅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游客以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可一洗夏日的暑热和劳乏,顿觉轻松和惬意。</p> <p class="ql-block">  小七孔古桥是景区内最著名的桥梁景观,它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古为黔南通往广西商旅交通要道,横跨响水河。桥下潭水幽蓝,两岸古木萌绿,衬出桥的雅静恬美。桥长25米,宽1.8米,高4米,桥体取拱形,结构玲珑,工艺精妙。桥首原存石碑两座,一为《修碑》,铭筑桥功德;一为《万古兴桥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联句。桥腹七孔,俗称“小七孔古桥”。小七孔风景区因此桥而得名,这里游客如织已经成为整个景区的观光胜地。</p> <p class="ql-block">  铜鼓桥位于过小七孔风景区东门行数百米的地方。其长达126米,净跨60米,宽2.4米,高25米,桥身两端采用瑶山瑶族铜鼓造型,瑶族将铜鼓视为神赐之物,镇寨之宝,是权力的象征。桥头还设立有图腾柱,柱上的浮雕图案展示了瑶族传统而古老的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的贵州七日游,在不同的景区拍摄了不少照片素材,经整理和归类加上文字和语音介绍,拟分集做成美篇,供美友分享。点击以下为:小七孔景区风光摄影视频。</p> <p class="ql-block">  感谢美友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