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是三国时期曹魏重臣、政治家与军事家,同时被尊为“楷书鼻祖”,在书法史上开创楷书先河,与王羲之并称“钟王”。</p><p class="ql-block">生平与政治生涯</p><p class="ql-block">钟繇出身颍川钟氏,早年举孝廉入仕,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效力曹操,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成功劝降马腾、韩遂,并献战马支援曹操官渡之战,被曹操誉为“萧何”。曹魏建立后,官至太尉、太傅,位列三公,封定陵侯。太和四年(230年)去世,谥“成侯”,配享曹操庙庭。</p><p class="ql-block">书法成就与影响</p><p class="ql-block">钟繇师法曹喜、蔡邕,博取众长,创立楷书雏形,笔法古朴自然,代表作有《宣示表》《贺捷表》等(均为临摹本)。他与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其书法理论强调“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深刻影响王羲之及后世书家,被尊为“正书之祖”。</p> 书法:老夫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