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中国壁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到秦汉的宫殿、墓室壁画,再到魏晋南北朝的石窟壁画,唐代达到鼎盛,宋代以后逐渐式微。不同时期的壁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敬请欣赏山西朔州市博物馆以图片文字形式对中国壁画史的精要介绍。所奉图片,华为手机拍摄!✍</b></p> <p class="ql-block"><b>文字是人类自我表达的重要工具。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借助图画描摹生活,表达愿望。天然岩石是人类最早的绘画材料,在岩石上磨刻、敲凿或涂绘而成的图像则是记录人类文明历程的最早文献。这一时期的岩画处于文明早期,展现的是人类对于生命的理解,对自然的迷思与渴求</b></p> <p class="ql-block"><b>秦汉时期壁画主要以宫殿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为主,但随着建筑物的陆续消亡几乎丧失殆尽。这一时期发现的墓室壁画,大多表现的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以及对其死后升天行乐的美好愿望</b></p> <p class="ql-block"><b>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建寺凿窟之风盛行,建寺必然造像,殿堂多有壁画,寺庙壁画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壁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准</b></p> <p class="ql-block"><b>隋唐之世,中外交流频繁,思想生动活跃,文化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其壁画艺术也达到巅峰。寺观、墓室、石窟,三种最主要的壁画形式,应有尽有</b><b style="font-size:18px;">,精妙绝伦,是壁画历史上的辉煌时期</b></p> <p class="ql-block"><b>宋朝虽以武立国,治国却重文轻武,客观上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高峰。影响所及,契丹、西夏乃至后来的女真,无不沾染其风概。这一时期的宗教势力较唐代虽有所减弱,但总体而言,宗教氛围仍十分浓厚,寺观壁画创作仍很兴盛,有许多作品堪称杰作,弥足珍贵</b></p> <p class="ql-block"><b>元代壁画兴盛,类型多元。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壁画之外,皇家宫殿和达官贵人的府邸厅堂也流行用壁画做装饰,但遗存至今的,仍然是寺观墓室壁画。元代壁画继承和发扬了唐宋以来的壁画传统,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b></p> <p class="ql-block"><b>明清两代,佛教衰落,寺庙在民众日常生活的地位亦有改变,人们更加关注当下和因果,壁画内容亦变得更加民俗化世俗化。相较往昔而言,技艺无进,精品骤减,罕有新奇作品问世</b></p> <p class="ql-block"><b>📚壁画是有生命的,因为它本身就是过往生命的呈现。壁画作为最切近人性的古老的艺术手段,其承载了对人类心性表达的重要功能。壁画里千年前的衣冠人物、车马仪仗、佛光日轮、山林川泽,是众生百态、世间风华,更是生生不息色彩斑斓的人类历史。✍</b></p><p class="ql-block"><b>(本篇文字部分参考展出相关简介和说明)</b></p> <p class="ql-block"><b>图为朔州市博物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