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随笔】 圣·于贝尔礼拜堂 达·芬奇的长眠之地

亦真亦幻

<p class="ql-block">圣·于贝尔(Saint Hubert)<span style="font-size:18px;">礼拜堂</span></p><p class="ql-block">圣·于贝尔礼拜堂在法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卢瓦尔河谷的</span>昂布瓦兹堡。礼拜堂很小,却因文艺复兴的巨匠达·芬奇长眠于此,名气很大。</p> <p class="ql-block">圣.于贝尔礼拜堂建于15<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纪末(约1491-1496年),由法国国王查理八世下令建造。</span>建筑细节十分精致,窗饰属于火焰哥特式风格。</p><p class="ql-block">圣·于贝尔是狩猎主保圣人,尖尖的是木雕鹿角状的装饰,就是献给这位狩猎之神。</p> <p class="ql-block">这种风格流行于欧洲中世纪晚期,其特点是装饰极其华丽,雕刻的花纹常呈现出如火焰般摇曳向上的动感。</p> <p class="ql-block">礼拜堂门梁上是作于十五世纪的石雕,内容是:亚历山大的圣.安东尼隐修教士、圣.克里斯多夫手抱圣婴、圣.于贝尔的皈依,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于贝尔显灵的浮雕,描绘圣人遇鹿的神话场景,精细且生动。</span>献给狩猎主保圣人圣·于贝尔(Saint Hubert)。</p> <p class="ql-block">礼拜堂与文艺复兴全才列奥纳多·达·芬奇有着深厚的渊源。</p><p class="ql-block">1516年,64岁的达·芬奇应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盛情邀请,带着他的包括《蒙娜丽莎》在内的一批画作来到法国。国王将他安置在昂布瓦兹城堡附近的克洛·吕斯城堡,并待如上宾,两人结下深厚友谊。</p> <p class="ql-block">1519年5月2日,达·芬奇在昂布瓦兹逝世,现在被安葬在昂布瓦兹城堡的圣·于贝尔礼拜堂内,这使得这座小礼拜堂成为全球艺术爱好者前来瞻仰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礼拜堂里看到达·芬奇的墓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走进礼拜堂,目光很自然地落在地面的墓碑上。这是一块朴素的石板,嵌入在地面,碑</span>上刻着大师的名字“LEONARD DE VINCI”和头像浮雕。与安葬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的米开朗基罗和罗马万神殿的拉斐尔相比,达·芬奇安息在这座异国他乡的小礼拜堂里,其墓地的朴素简洁常引发人们无限的感慨与沉思。</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座皇家礼拜堂,达·芬奇的墓碑周围地面铺设着印有法国王室象征——“鸢尾花”图案的瓷砖 。有观察者指出,这些瓷砖的朝向似乎有些特别,这也为庄重的氛围增添了一丝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p> <p class="ql-block">达·芬奇在昂布瓦兹堡的半身雕像</p><p class="ql-block">关于大师的安葬地,有一段曲折的故事。达·芬奇于1519年在附近的克洛·吕斯城堡去世后,根据他自己的遗愿和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安排,最初被安葬在昂布瓦兹城堡内的圣弗洛朗坦教务所,就是眼前的这个地方,当时是一座罗马风格的小祈祷室。然而教务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遭到了严重破坏,并于19世纪初被拆除 。</p> <p class="ql-block">19世纪60年代,人们对教务所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块刻有“LEONARDO DA VINCI”字样的墓碑碎片以及一些遗骸。经过鉴定,这些遗骸被确认为属于达·芬奇。于是,在1874年,达·芬奇的遗骸被正式迁移至圣·于贝尔礼拜堂安葬,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礼拜堂内部装饰的一大亮点是它的彩色玻璃窗。这些玻璃窗上描绘了宗教的故事场景,在光线照射下,给室内带来绚丽的光影效果。</p> <p class="ql-block">我拍摄的一段礼拜堂內景</p><p class="ql-block">法国卢瓦尔河谷2000年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昂布瓦兹城堡中的于·贝尔礼拜堂,因文艺复兴的巨人达·芬奇,成为世界遗产中璀璨耀眼的明珠。</p><p class="ql-block">本文参考公开资料之处,致敬原作者!</p><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阅读和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