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华】 申城外滩,见证百年巨变

德发

<p class="ql-block">昵称:德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167148</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日前拜读了吴玉林创作的《申江记》,这是一部2024年出版的文史佳作。该书以黄浦江为叙事主线,深入探寻“水脉”与“文脉”的交融,全景式地展现了黄浦江的旖旎风光、东西方文明的交融盛景,以及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1”国庆节,是举国同庆的日子。在申城,最能体现这欢庆场面的当属浦江两岸,最能彰显上海百年巨变的则是外滩岸景。回味着《申江记》中的内容,10月1日我特地前往外滩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百年浦江,悠悠流淌。走在外滩的滨江台上,思绪不禁被拉回过去。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让上海成为了五个开放口岸之一。1844年起,外滩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从此成为了上海的十里洋场,这里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的起点,见证了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一座座万国建筑背后,承载着国人被奴役的悲痛。上海海关大楼由英公和洋行设计,此后,中国海关实际上被英美法三国领事馆参与的税务委员会所控制。外滩边上的码头,曾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黄浦公园门口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语,更是无情地践踏了中国人的尊严。</span></p> <p class="ql-block">  1930年外滩(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光流转,如今游客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外滩。这里汇聚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各国在上海建造的近30幢风格各异的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它承载着上海开埠以来的厚重历史、繁华的十里洋场风情以及独特的建筑美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中山东一路12号的汇丰银行,1923年建成,楼高7层,加上穹顶,高度达68米。英国人曾自夸它是“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1955年,上海市政府进驻,将其改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这里又成为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办公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中山东一路13号的上海海关大楼,1927年落成,主体建筑为8层,上面有3层高的四面钟楼。海关大楼最著名的当属它高耸的钟楼和大钟,这座大钟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它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楼并肩而立,相得益彰,被称为汇丰银行的“姐妹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次游览外滩,我都会以陆家嘴为背景进行拍摄,每一帧都展现了陆家嘴的雄伟壮观,展现了上海的崭新高度与现代大都市的独特魅力。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等现代化建筑,已成为了新上海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刻,脑海中不禁浮现出80年代外滩对岸的情景。上海被黄浦江分为浦东和浦西,曾有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那时一江之隔的浦东,竟是上海市内的偏僻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于‌1994年‌10月1日建成。当时陆家嘴一带还是棚户区。谁能料到,经过浦东开发,仅仅30年,浦东新区就已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区。</span></p> <p class="ql-block">(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外滩,可以眺望到1991年市区建成的第一座大桥,南浦大桥像盘龙一般,静静见证着浦东的巨变。南浦大桥主塔的横梁上,镶嵌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南浦大桥”四个红色大字,刚健挺拔。随后,第二座杨浦大桥也于1993年竣工通车,它如同长龙一般横跨黄浦江两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一连串跨江大桥和地下隧道的通车,浦东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陆家嘴伴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它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金融贸易区,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象征,更被誉为新上海的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持续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的城市。外滩的天际线在不断变化,美轮美奂,令人惊叹。上海中心大厦,高度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位居世界第二。有人戏称陆家嘴的三大高楼为“三件套”,其中透露出的自豪感却不言而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浦东发展重心南移趋势显著,通过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等区域带动南部发展,形成了“南北联动”的新格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统计,浦东从1992年开发开放至今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缩影。2024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万亿元,占上海市总量的32.9%,创造了全国1/76的国内生产总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庆节,外滩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汇聚于此,他们脸上的神情仿佛在说:“上海外滩太美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浦江以她那包容、睿智、开放的胸怀,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宾客,她的光彩令世界惊叹,中国的巨变让世界震惊。若问老外眼里的上海是什么样?他们会竖起大拇指说:上海,“city不city”!</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外国游客,端着摄影机,对着如潮的游人拍摄;有拿着相机,朝陆家嘴拍摄;也有对着站在江岸的同伴,咔嚓一下。留下到上海外滩最鲜活的旅行记忆,成为日后翻看中国之行相册时最温暖的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百年外滩与对岸的现代摩天大楼交相辉映,金色波光里流淌着上海开埠的传奇。从明代陆深故园到今日金融高地,这里见证着黄浦江“水脉”与城市“文脉”的世纪交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外滩,外滩和陆家嘴相互映衬,构成了上海的壮丽风景,如同一本生动的教材,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百年巨变的绝美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  10月10日,应【跟着书本去旅行】"锦绣华章礼赞中国"游学主题征文活动,创作《申城外滩,见证百年巨变》,21日 23:44,见“恭喜你获得"锦绣中华奖"荣誉证书!” 并获得200花瓣。(为最高奖项)。</p><p class="ql-block"> 此刻,最想说的是,感激各位老朋友给予我的点赞鼓励和评论区的雅评,谢谢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