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衡与故宫文物及原地封的历史关联

何欣

<p class="ql-block">  一、故宫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是明清两代(1420-1912年)皇家宫殿,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它见证了24位皇帝的统治,承载着数百年皇权文化与礼制秩序。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院藏超百万件珍贵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宫廷史的核心载体和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二、故宫主题原地封举要</p><p class="ql-block"> 故宫作为重要文化符号,多次成为邮票题材,衍生出诸多具有邮史价值的原地封:</p><p class="ql-block"> • 图1:1956年故宫角楼原地实寄邮资明信片,为北京本埠实寄,销“北京(开筒 平)1956年3月31日”日戳,是旧币面值邮资票品尾日实寄片,邮史价值突出。</p> <p class="ql-block">图1</p> <p class="ql-block">  • 图2:198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首日实寄原地封,采用故宫博物院公函封,贴J120全套纪念邮票,销首日纪念邮戳及“北京故宫(207所)”首日日戳,极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图2</p> <p class="ql-block">  三、马衡的任职与文物保护贡献</p><p class="ql-block"> 马衡(1881-1955)是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浙江鄞县人。他早年肄业于南洋公学,1922年任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1924年参与清宫物品点查,1925年博物院成立后历任要职,1934年正式就任院长。</p><p class="ql-block"> • 文物南迁与维护:1933年山海关失陷后,故宫文物南迁。马衡作为院长,积极克服文物装箱困难,亲自监运数量最大的一批文物到上海,并在文物南迁、西迁及东归过程中,精心组织安排,确保上百万件文物在15年颠沛中无丢失、无毁坏。</p><p class="ql-block"> • 守护北平文物:北平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决定将故宫文物运台,马衡以“不要慌,不要求快”为由拖延装箱时间,抵制运台命令,使北平故宫文物完整保留。</p> <p class="ql-block">  • 图3:1934年马衡寄天津的快递封,采用北平故宫博物院公函封,贴帆船、孙中山像邮票共5枚(面值17分),销“北平4月1日”日戳,是马衡就任正式院长这一历史时刻的珍贵实物。</p> <p class="ql-block">图3</p> <p class="ql-block">  四、故宫南迁文物原地封撷英</p><p class="ql-block"> 1932年6月3日中华邮政发行《西北科学考察团纪念》邮票一套四枚,采用故宫南迁文物中国元代名画“平沙卓歇图”,这是故宫文物首次登上邮票。</p><p class="ql-block"> • 图4:1932年北平挂号寄本埠超前原地封,贴名画“平沙卓歇图”全套票,销“北平5月21日”日戳,此封寄发日期比邮票发行日期提前13天,极为珍稀。</p> <p class="ql-block">图4</p> <p class="ql-block">  • 图5:1933年南京挂号寄上海相关原地封,贴名画“平沙卓歇图”全套票,销“南京12月19日”日戳,南京是故宫南迁文物重要聚集地之一,亦是重要的相关原地封。</p> <p class="ql-block">图5</p> <p class="ql-block">  1962年9月20日台湾中华邮政发行特27“帝王像”邮票一套四枚,主图采用故宫南迁文物唐太宗李世民像、宋太祖赵匡胤像、元太祖成吉思汗像和明太祖朱元璋像四副古代书画。</p><p class="ql-block"> • 图6:台中临时邮局挂号限时专送寄台北士林首日原地封,贴“帝王像”全套四枚邮票,销“台中帝王像邮票原图特展 五十一年九月二十日临时邮局”日戳,有台湾士林9月21日到达戳。此封为当年收藏地台中临时邮局首日寄往下一个收藏地点台北士林故宫博物院,隔空相寄,极富特色。</p> <p class="ql-block">图6</p> <p class="ql-block">  马衡对保护故宫南迁文物的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马衡在故宫文物南迁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亲自参与文物装箱和押运,组织开展文物点查与编印清册等工作,确保文物在南迁、西迁和东归过程中完好无损。北平解放前夕,他又成功抵制国民党将北平故宫文物运台的命令,为保护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展示其相关原地封,彰显历史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