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达尔——巴尔干半岛游之五

蒋中秋

<p class="ql-block">扎达尔,不是克罗地亚最知名的海滨城市,但是却像一本被海风轻轻翻开的史书,每一处遗址,每一座建筑,都藏着不疾不徐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扎达尔的历史,是一部被不同文明反复书写的篇章。公元前9世纪,伊利里亚人在此建城。公元前59年,罗马人将其纳入版图,赋予它“朱利叶斯·凯撒的殖民地”之名,也为这座城市埋下了罗马文明的基因。中世纪时,它成为威尼斯共和国的重要港口,建筑上开始晕染威尼斯式的精致。后来又历经奥匈帝国、南斯拉夫时期的变迁,最终在克罗地亚独立后,以“亚得里亚海的文化明珠”之姿,重新拥抱大海。</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城墙,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城门,是公元一世纪罗马时期城市的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破损不堪的狮子雕塑,是15世纪威尼斯人统治时期添加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沿着老城区的石板路漫步,好像在穿越历史。</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的废墟静静地注视着日月变迁。</p> <p class="ql-block">突然,圣多那教堂的圆顶出现在视野里。这座教堂以6世纪殉道的主教多那命名,是克罗地亚最古老的拜占庭式建筑之一。其核心的圆形穹顶设计,灵感源自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走进教堂内部,光线透过玻璃窗洒在斑驳的砖墙上和地面上。</p> <p class="ql-block">石阶上刻着古老的拉丁语祷文,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千年的虔诚。</p> <p class="ql-block">站在穹顶之下,听着偶尔传来的钟声,会忽然觉得时间变得很慢——那些曾经在这里祈祷、礼拜的人早已远去,唯有建筑本身,还在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精神记忆。</p> <p class="ql-block">离开教堂,穿过几条小巷,亚得里亚海的气息瞬间变得浓烈。</p> <p class="ql-block">扎达尔的海岸边,没有过度商业化的沙滩,却有一件让所有游客为之驻足的“装置艺术”——海风琴。</p> <p class="ql-block">海风琴看似只是一排延伸至海中的白色石阶,实则暗藏玄机:石阶下方是精心设计的管道与共鸣腔,当海浪拍打海岸时,海风与海水会推动管道内的空气,奏响自然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我们找了一级石阶坐下,看着海浪一次次轻拍岸石,耳边的“琴声”时而低沉浑厚,像大提琴的独奏,时而清脆悠扬,似小提琴的呢喃。</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海风琴的旋律与远处归航渔船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那一刻,仿佛整个亚得里亚海都成了一座巨大的乐器,而扎达尔,就是最懂它的演奏者。</p> <p class="ql-block">离海风琴的不远处,地面上铺着一块巨大的太阳能板,它在白天把光能储存起来,天暗后便会发出五颜六色的绚丽的光。</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老城区的灯光渐次亮起,罗马城门的轮廓在夜色中更显沧桑,圣多那教堂的穹顶倒映在广场的积水里,海风琴的旋律依旧在海边回荡。这座城市没有惊艳的风景,却用两千多年的历史与自然的馈赠,编织出一段让人难忘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