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昆明大观楼是位于昆明市区西部大观公园内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的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span style="font-size:15px;">拍摄于2025年9月29日</span></p> <p class="ql-block">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云南巡抚王继文等兴建。道光八年(1828年)增建为三层,咸丰七年(1857年)被毁于兵火,同治五年(1866年)云南提督马如龙捐资重建,光绪九年(1883年)再修。</p> <p class="ql-block">大观楼为三重檐攒尖顶云南传统古建筑,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主体为三层全木框架穿斗结构。外观琉璃黄瓦,飞檐翘角,丹漆彩绘,既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融入了昆明特色的“五墨”彩绘及挑檐檩枋头木雕等地方民族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年间,布衣寒士孙髯翁为其撰写180字长联,上联写登大观楼驰怀所见到的滇池风光,下联抒发对云南历史往事的无限感慨,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因长联而声名远扬,成为昆明深厚人文积淀的象征,1983年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荷塘中央的金色亭顶在云层下依然亮眼,四角轻翘,如展翅欲飞。亭中人静坐不语,或许也在回味那副“天下第一长联”的浩荡情怀。荷叶连天,水波不兴,这一刻,仿佛连风都学会了轻声细语。</p> <p class="ql-block"><i>大观楼的飞檐在树影间若隐若现,历史与现代在这里悄然对话。我忽然觉得,昆明的美,不在于某一处风景,而在于它能让古老与当下,如此自然地共存。</i></p> <p class="ql-block">滇池就在眼前,浩渺如烟,被誉为“高原明珠”。它静静躺在昆明西南郊,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也是云南最大的湖泊。湖面海拔1886米,南北蜿蜒如弓,像大地的一道温柔弧线。</p> <p class="ql-block">滇池湖面辽阔,330平方千米的水域铺展在高原之上,湖岸线长达150千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处也不过11米,却蓄着13亿立方米的水,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它是地壳运动留下的断层陷落湖,由草海与外海组成,千百年来,滋养着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生态丰富得令人惊叹。哺乳动物6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2种,爬行类、两栖类各有其居。植物更是繁盛,1682种在此生长,其中有9种是国家保护植物。滇池不仅是一片水,更是一个活着的生命系统。</p> <p class="ql-block"><i>一艘小船悠悠驰来,正穿过石桥的拱洞。桥上行人驻足观望,绿树成行,河水清澈见底,仿佛能照见百年前的倒影。那一刻,我恍惚觉得,这水、这桥、这楼,从未真正老去。</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