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些朋友老是爱出汗,有时候稍微走几步路便满头大汗,有时候睡觉期间也会出汗。容易出汗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气不固津。</p><p class="ql-block">气具有固摄的功能,倘若一个人的气不足了,就无法固摄住津液,人体内的津液就会不停地向外流出,从而形成汗液。这种汗液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没有臭味,不像运动之后满头大汗的那种汗臭味。</p><p class="ql-block">因为流出的只是津液,所以这类汗如果出得太多,人就会逐渐感觉身体越发虚弱。其实,要是只是偶尔出汗,补补气就可以了,可以服用玉屏风颗粒。</p><p class="ql-block">但要是出汗比较严重,玉屏风颗粒可能就不太够用了。</p><p class="ql-block">针对出汗较为严重的状况,可以尝试牡蛎散。这是一个方剂,出自宋代的官方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是在当时供御医、太医们使用的方剂,用以给达官贵人、皇亲国戚诊治病症的。</p><p class="ql-block">牡蛎散:黄芪30克,煅牡蛎30克,麻黄根10克,浮小麦30克</p><p class="ql-block">这个方剂目前还没有中成药,可以直接到药房抓来药材后熬煮成汤就能服用。要是想效果更好一些,可以把药材都制成散剂后再熬煮,这样煮出来的效果会更佳。</p><p class="ql-block">黄芪是一种专门补气的药材,就像玉屏风颗粒中包含的黄芪一样,不过牡蛎散中的黄芪用量要多很多,旨在应对各种出汗状况。</p><p class="ql-block">煅牡蛎,其实就是生蚝的壳,它有直接止汗的功效,不过直接用生蚝壳熬煮药材效果不佳,因为其有效成分很难溶出。从这个药材的名称“煅牡蛎”就能看出,这是经过高温煅烧过的,把生蚝壳煅得又脆又粉。煅牡蛎的止汗效果很好,使用的时候,如果有时间,建议先把煅牡蛎煎2个小时,然后再添加其他药材一同熬煮,这样其有效成分就能充分熬出。</p><p class="ql-block">麻黄根,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麻黄,知道麻黄具有发汗的作用。这种植物的部位不同,功效也不一样,麻黄是其地上部分,能够发汗,而麻黄根是其地下部分,具有收敛止汗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浮小麦,指的是小麦的麸皮或者干瘪的小麦,也有收敛止汗的作用。普通的麦小麦虽然也有点用,效果没有浮小麦好,这是因为小麦偏向于走里,作用于脾胃,而浮小麦是小麦的麸皮或干瘪部分,药性轻浮,善于走表,所以对固定在皮肤表面的汗作用更显著。</p><p class="ql-block">这个方剂中有一个补气的药材,再加上三个强力的收敛止汗的药材,基本上能够对应多种出汗的情况。</p><p class="ql-block">通常可以用七天看看出汗情况,如果出汗减少了,可以再继续服用七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