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计

新客家人

<p class="ql-block">昵称/新客家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29396599</p> <p class="ql-block"> 商场如战场,商战如谍战。</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了,下海经商做生意的人如过江之鲫。当时流行一个口号:一切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改革的大潮裹挟着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出了不少的骗子。</p><p class="ql-block"> 1987年,我们三线工厂正处于军转民的历史变革初期。那年我刚调到车间办公室搞管理工作。我到任没多久,厂里又给我们车间调来了一个统计兼办事员杨师傅。准确地说,老杨是受了厂里的处分后重新安排工作来的。</p><p class="ql-block"> 三线工厂是个熟人社会,厂里有点儿什么事,不出一天的时间全厂的人就都知道了,小道消息比开会传达还快。老杨是在经营科工作时,工作上出了岔子,被省城的一家骗子公司骗走了一大卡车电风扇,给厂里造成了经济损失。</p> <p class="ql-block">  在办公室里我和老杨是桌对桌、脸对脸在一起办公。他虽说受了处分,但精神面貌还不错,说他硬撑着也好,强作欢颜也罢,从脸上看不出颓废的样子。他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瘦精精的汉子,说话大声武气的,中气十足,一看就是性情中人。他丝毫不避讳他受处分的事,他对我们说厂里对他的处理结果:每月只发给生活费,扣除工资弥补厂里的经济损失,还要协助厂里追款,什么时候货款追回来了什么时候补发扣掉的工资。果然后面他又跟着经营科的人出了几趟差,找骗子追款去了。</p><p class="ql-block"> 当年军转民,国企下海参与市场竞争,产品五花八门的很热闹。兄弟单位有生产电视机的、有生产洗衣机的、收录机、录像机……我们厂的民品当时研发了两个,一个是电风扇、一个是空调。后来厂领导开会研究决定,上马生产电风扇,放弃空调。从这也看出当时的厂领导的目光短浅,没有前瞻性。决定不搞空调了,研发空调的几个老师傅就都申请调走了,去了江苏。</p><p class="ql-block"> 民品不在国家计划内,需要工厂自己销售,厂里的经营科就是干这个的,从各车间调了一些能人来卖电风扇。老杨是其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老杨在省城联系了一家贸易公司,谈好一笔电风扇销售合同。载货五吨的东风141大货车能装满满的一大车。当年资讯不发达,信息闭塞,征信无从谈起,只能在工商管理部门查询工商登记信息。做生意是麻杆儿打狼两头儿害怕,供货的怕货被骗,购货的怕钱打水漂儿。都是洞庭湖上的老麻雀,几经谈判双方都同意货到付款。这样对大家都公平。</p><p class="ql-block"> 回厂后,他同科里领导做了汇报,就安排装车发货。第二天早上八点出发,老杨亲自跟车。那会儿没有高速公路,只有国道。老杨和驾驶员一路翻山越岭风尘仆仆开了十多个小时车。等来到省城北郊天回镇已是晚上七点,贸易公司就在这里 。</p><p class="ql-block"> 贸易公司的几个人给他们二人设宴接风,贸易公司老板还带了一个打扮妖艳儿的年轻女子来陪酒。这女子坐在老杨身边,嘴巴甜得像抹了蜜,杨哥长杨哥短地不停地劝酒。“吴姬压酒唤客尝”,老杨眉开眼笑心里高兴,加上身边阵阵香气袭人,就多喝了几杯。喝高了脑袋就迷糊了。对方很贴心地给他们安排宾馆住下,说好好休息,明天上午来公司办交接手续。</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九点,老杨和驾驶员来到仓库院子一看,车还在,货已经卸光了。问看门的大爷才知道这里不是什么贸易公司仓库,是昨晚那几个带他们来的人临时租的,货昨天晚上就全部拉走了。等老杨赶到贸易公司,也是大门紧锁空无一人。老杨这才知道事情不妙被骗了。</p><p class="ql-block"> 这段被骗经过我没有听老杨讲过,是从马路社听来的。他们说老杨中了美人计。这商战如同谍战,太累人了。据我所知,厂里经营科至少还有两个销售员因为货款收不回来栽了跟头。</p><p class="ql-block"> 当年除了“军转民”还流行搞中外合资,这天厂办来了二男一女三位衣冠楚楚的客人,自称是日本华侨,来商务考察,洽谈合作。这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办公室主任没有怠慢,马上安排熊小秘书去请陈总工程师接待。</p><p class="ql-block"> 陈总工是文革前上海交大毕业的,前几年去日本学习进修过,会日语,对日本比较熟。他同三位日本华侨聊上没多一会儿,就把斟茶递水的熊小秘书叫到门口,在他耳边轻声嘱咐了几句。熊小秘书离开了两分钟就进来了,又过了一分钟厂办侯小秘书带着保卫科的两个人进来了。保卫科把这三个日本华侨给扣了,移交给了地方公安局。原来陈总工发现这三人说话驴唇不对马嘴,根本不像日本华侨,就让熊小秘书把保卫科的人找来。以前地方公安警力不够时经常借调厂矿保卫科的人协助办案,保卫科的老赵一进门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女人是被警方打击处理过的刑满释放人员。他办过她的案子。这事也是巧了。</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皮包公司多如牛毛,名片满天飞,名片谐音“明骗”。巴蜀笑星李伯清说过一个段子,冒充小日本递名片讲日语:“伊片沃沃片伊杜斯伊马斯。”这句话谐音是:你骗我我骗你都是一码事。</p><p class="ql-block"> 改革春风吹满地,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也冒出许多狗尿苔。当年干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跟着感觉走。过河为什么不修一座桥呢,弄条船也成。</p> <p class="ql-block">2025.10.9于国庆假期</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