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赣鄱·情系南昌】双节同欢度,赣鄱共团圆一一英雄城南昌中秋抒怀

清泉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清 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70886</p><p class="ql-block">美篇图片:致谢网络</p> <p class="ql-block">在祖国76华诞之时,在这月满中秋之夜,我漫步赣江边,登上滕王阁,凭栏赏月,俯瞰这灯火璀璨的南昌城,浓郁的节日氛围使我的思绪不禁穿越到了2227年前的公元前202年,由西汉大将灌婴主持修筑南昌城的情形。建城初衷为“昌大南疆”,奠定了南昌城的雏形,后历经多次改建与扩建,形成了现今“七门九州十八坡”的格局。明代定名“南昌”,寓“南方昌盛”之意。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拥有600余处文化遗址,包括滕王阁、万寿宫、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等,体现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深厚底蕴。</p><p class="ql-block">凭栏滕王阁赏月,环顾灯火璀璨的南昌城,我仿佛听到了98年前的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等领导与发动,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南昌起义第一枪。由此奠定了8月1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的历史基础。</p> <p class="ql-block">凭栏滕王阁赏月,环顾灯火璀璨的南昌城,我仿佛看到了1949年5月22日,南昌人民欢欣鼓舞迎解放的热烈场景,从此南昌这座英雄城市结束了国民党统治,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p><p class="ql-block">凭栏滕王阁赏月,环顾灯火璀璨的南昌城,我仿佛看到了1956年12月1日动工、同月31日八一广场竣工;1977年8月1日启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建设,1979年1月8日落成的宏大场面。从此,八一广场和八一纪念碑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此时贮立滕王阁,想到这座1372年前的公元653年由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主持修建的楼阁,由于在公元675年一代才子王勃所写的绝世佳作《滕王阁序》而名传千年,不仅历经29代的损毁及重建,证明了其文化传承的极强生命力,同时也见证了英雄城南昌千年来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南昌在近现代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由此,我不禁感叹:如果没有八一南昌起义,就有可能会推迟掀开中国革命的第一页,就不可能会有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两支革命队伍在井冈山的会师,从而组建起中国工农红军,进而发展壮大成为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不会有建国76周年和中秋双节举国同欢度,家国共团圆,8天小长假中人们放飞身心,出外旅游、赏月观灯,阖家团圆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既要不忘历史,也要珍惜当下,更应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南昌这座英雄城市乃至整个红土地江西一定会像奔腾不息的赣江,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流入浩瀚的八百里鄱阳湖,融入长江,最终汇入辽阔大海,走向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