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由行之四爬泰山看日落

我不想说

<p class="ql-block"> 爬泰山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巍峨挺拔的泰山,高耸在黄河之南。 9月9号上午8.45分,我们游完岱庙,沐浴着凉爽的秋风,来到仰慕已久的泰山。 四个女的打的士到天外村,坐景交去中天门,再坐索道上山。我们四个从岱庙南门出来打的,9点来到红门服务中心,拿出身份证,验证过卡,进入景区,经典的红门线全程徒步,最能沉浸式感受泰山的魅力。从红门出发,一路向上,沿途有孔子登临处、斗母宫、经石峪等超多文化景点,每到一个景点,我们都去观看一会,打卡拍照留念,途中在2个景点坐下歇息一会,恢复体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十一点四十分钟,我们四个到达中天门,这一路石阶平缓,但经石峪和迴马岭山路也还陡,有点难度。在中天门,稍作休息一下,吃点中餐,补充能量养精蓄锐。站在中天门仰望突兀森郁的山顶,低头俯视山下的泰安,欣赏着山中斑斓的花草树木,心旷神怡,精神倍增。十二点半,另一个同学从中天门坐索道上南天门。</span>我们三个开始爬山了,挑战最陡的十八盘,1600级台阶,虽然陡峭,台阶密集,大家爬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非常疲惫,这一段需注意体力分配,我们还是咬紧牙关挺过来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坚持就是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 下午15.30分,我们三个到达南天门,全程耗时6个半小时。先到天街的在天街一宾馆订好房子,每一个人100元。我们三个到后与她们汇合,放下行李,大家一起便去玉皇顶。</p><p class="ql-block"> 爬泰山虽然很辛苦,但心中却充满了收获。 这次爬山之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泰山的壮美和文化的深厚,沿途石头雕刻非常多,艺术性高,令人目不暇接。我们更加理解了那句古老的格言: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这次爬山之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的厚重,也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p><p class="ql-block"> 回首这次泰山之旅,我们不禁感叹:人生就像这次攀登的过程,有时候需要坚持和努力,才能到达目标; 有时候也需要勇往直前,才能突破困难。但只要我们敢于尝试、敢于面对、敢于坚持,就一定能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难忘的回忆和经历。<span style="font-size:18px;">爬山的过程虽然艰难,但当我们登上山顶时,那瞬间的心旷神怡、那瞬间的震撼和那瞬间的满足感, 都是我们无法忘记的。那种站在山顶俯瞰群山的感觉,仿佛让我们感到自己可以触摸到天空,仿佛全世界都在我们的脚下。 </span></p> <p class="ql-block">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p><p class="ql-block">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p><p class="ql-block">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p><p class="ql-block">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p><p class="ql-block"> 泰山以五岳独尊名扬天下,历代曾有12位皇帝在此封禅,有丰富的帝王文化。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充分体现了泰山巍峨雄伟险峻,有“天下第一名山”之称!吟唱着杜甫的《望岳》,很久了就有一股想去泰山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冲动。2025年9月9号,我和朋友们终于来到了梦寐已久的山东,来到了泰山脚下,来爬泰山了。</p> <p class="ql-block">  泰山位于中国的东部,因此被称为东岳。泰山雄伟壮丽,最高峰是玉皇顶,海拔1514.98米。泰山为五岳之首,故称五岳之尊。自古以来,泰山就被视为社会稳定、国家繁荣和民族团结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站在泰山脚下,泰山高耸险峻,走上石块堆砌的山路。路两旁长满了茂盛的树木,好茂盛。树上的蝉似乎在撕扯自己的声音,树叶随着响亮的声音颤动着,似乎在唱歌欢迎我们。</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阳光洒在泰山上,我踏上了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像是在向我招手,邀请我深入探索这片壮丽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爬泰山的意义,在于领略华夏五千年文明创造,体验升华“一步一重天”意境,见证汲取泰山魂的过程。泰山魂,是"重于泰山"的担当,是"泰山不让土壤"的包容,是"会当凌绝顶"的豪迈。泰山魂,凝聚着帝王封禅的庄严、文人石刻的风骨、前辈接力开山的功劳、挑山工坚韧攀登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泰山魂,在云海日出间永恒闪耀!</p> <p class="ql-block"> 一天门</p><p class="ql-block"> 泰山,五岳之首,登泰山而小天下,在山顶看日出更是人生的愿望,徒步看日出领略这份震撼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泰山,论秀美,自然比不上黄山,但他就像一位长者,让人心生敬仰,如果一定要用“美”字来形容的话,我想只能说是“壮美”了。古人说的“泰山北斗”想来应该是以此衍生的吧。自古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有许多帝王都曾来到泰山,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为封禅。郭沫若曾说“泰山,自然胜景之外,还有历史文人遗迹。泰山应当说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p> <p class="ql-block">  磅礴的泰山。从远处看,泰山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是天地之间的壮美诗篇。巍峨的泰山,沟壑纵横,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比壮丽。</p> <p class="ql-block"> 汉柏</p> <p class="ql-block"> 天阶</p> <p class="ql-block"> 红门</p> <p class="ql-block">  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坐落于泰山古盘道东侧、万仙楼北100米处,与泰山景区环境融为一体。1946年6月,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在解放泰安战役中牺牲200余位指战员(包括参谋长邱玉权),同年7月由该旅与泰安县政府委托修建,以纪念自浙东抗日根据地以来牺牲的烈士;1947年遭国民党军破坏,1953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万仙楼</p> <p class="ql-block">  斗母宫,古称龙泉观,又称斗姥宫、妙香院,坐落于泰安市泰山区红门路54号的泰山风景名胜区内。关于其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始建于唐代,传说唐玄宗登泰山封禅时,坐骑踏地出泉,龙心大悦,便建亭筑观,命名为龙泉观。而另一种说法则称它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经历代修缮,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无论哪种说法,都赋予了斗母宫一份神秘与传奇。</p><p class="ql-block"> 斗母宫坐北朝南,依山就势,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占地面积广阔。宫门外的《斗母宫增修记》碑,默默诉说着斗母宫曾经的盛况。这里曾是游山妇女、宦室瀛眷的休息之地,也是冠盖往来者慕名瞻礼之所。香火之盛,为群庙之冠,钟声佛号,日夕无虚。</p> <p class="ql-block"> 卧龙槐</p><p class="ql-block"> 卧龙槐是位于泰山南麓斗母宫(龙泉观)前的一棵古槐树,因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传说闻名。树干平卧山坡,侧枝平卧生根,南北相距8米余,根际盘曲,树冠仰起,形似卧龙翘首,姿态古拙离奇。 ‌ </p><p class="ql-block"> 相传明朝末年,一场暴风将一棵古槐刮倒,斗母宫尼姑欲出售这棵树。当地人刘长庚以五吊钱购得此树,并精心照料使其重生。后因梦遇卖药人赠药治愈噎食病,刘长庚每日前往照料古槐,最终病愈。 ‌</p><p class="ql-block"> 该树现为泰山古树名木之一,游客常在此驻足观赏其独特的形态,感受自然与人文故事的结合。 ‌</p> <p class="ql-block"> 三官庙</p> <p class="ql-block">  泰山猫</p> <p class="ql-block">  曲折前行,节省体力。</p> <p class="ql-block">  太难爬了,爬行的小姑娘。</p> <p class="ql-block">步步艰难步步爬,心有念想不怕难。</p><p class="ql-block">步步坚定向前走,万水千山只等闲。</p> <p class="ql-block"> 经石峪</p> <p class="ql-block"> 碧霞宫</p> <p class="ql-block"> 总 理奉安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山景区歇马崖盘路东侧,建于1929年。1929年5月,孙☒中山灵柩由北京碧云寺移往南京中山陵安葬,灵车沿津浦路南下,途经泰安,山东各界爱国人士为此立碑纪念用以纪念这位结束了封建帝制的世纪伟人。</p><p class="ql-block"> 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首三部分组成,通高约6.6米,四周设石雕围栏。台基上镶嵌白石花岩拼装的国 民党党徽图案,五边形碑座置于图案中心,上承五边形柱状碑身,碑身西面刻总 理遗嘱。碑首作三棱形柱状,西面刻“总 理奉安纪念碑”七个大字。五边形碑身寓意五权宪法,三棱形碑首象征三民主义。</p> <p class="ql-block"> 壶天阁</p> <p class="ql-block">  壶天阁,位于泰山中路回马岭下,明嘉靖年间称升仙阁,乾隆十二年拓建改名壶天阁,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1979年重建阁楼。壶天阁跨盘道而建,为城门楼式。门洞上镶石匾额“壶天阁”,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p> <p class="ql-block">  中天门是泰山的一半,中天门是通往泰山主峰的重要景点之一。从中天门开始,游客需要攀登石阶和蜿蜒的山路,经过一系列的景点和观景台,最终到达泰山的最高点玉皇顶。中天门是欣赏泰山壮丽景色的好地方。从中天门往上,可以看到泰山山脉的雄伟和壮丽,以及山下的平原和远处的大海。中天门是泰山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游客们体验泰山魅力的重要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步云桥</p> <p class="ql-block"> 五大夫松</p> <p class="ql-block">十八盘开始的地方,从这往南天门有台阶1600级</p> <p class="ql-block">十八盘台阶陡峭,务必小心慢行,抓好扶手。</p> <p class="ql-block">  越往上爬,景色越加美,蜿蜒盘旋的山路,如修长的手,招引着四方游客;那陡峭的十八盘,一节一节地延伸,一千六百节台阶,像强壮有手臂,挑战着游客的决心和耐力;伴随着山路的潺潺溪流,奔腾在山间、路旁,如奔流不息的血脉,穿梭在群山中;那雄伟的山顶,藏收着微笑的山神的头,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游客。我举着登山仗,行进在山路上,虽然渐惫,但大脑中有一个坚持的意念,让我们还是爬上了南天门。</p> <p class="ql-block">我自张弓射天狼</p> <p class="ql-block">一揽众山小</p> <p class="ql-block">  从中天门爬至南天门全程2630米、3296个台阶,途径云步桥、五大夫松、望人松、十八盘、升仙坊至南天门,这些全是泰山最具历史文化意义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云步桥,因谷深林茂,常有云雾萦绕,行人过桥远望如穿行云中,故名“云步桥”。</p><p class="ql-block"> 五大夫松是泰山唯一受帝王封赠的植物,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时,中途遇雨,避于大树之下,因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p><p class="ql-block"> 十八盘,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一路上谁也不看谁,谁也不认识谁,大家喘着粗气,迈动着疲惫的双腿向上爬。十八盘是登顶泰山的最后一段,也是爬泰山盘路中最险要最艰苦的一段。岩层陡立,倾角近90度,海拔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虽然只有1600节台阶,难度、强度可不小,登山只能进,不能退,可以慢,不能停,乱了节奏,前功尽弃。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一节一节,一节又一节,不知不觉就到了南天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南天门海拔1460米,是十八盘的尽头,登顶泰山的门户,到了南天门也就意味着登顶泰山了。站</span>在泰山之巅,仰望长空满天云朵、俯瞰泰城静静安然。风吹来,望苍穹……我望见秦始皇红罗伞,登封泰山,祭天告地;我望见孔夫子黄牛车,周游列国,论道泰山;我望见杜工部临风吟:“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我望见辛弃疾挑灯看剑,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我望见挑山工一步一步,一步又一步、挥汗如滴……</p> <p class="ql-block">  从半山腰看到南天门静静地矗立在两座山峰之间,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抹亮色。建筑周围是茂密的绿色植被,山峰高耸入云,天空晴朗无云。一条蜿蜒的小路从建筑下方穿过,许多游客沿着小路缓缓前行,仿佛在追寻一段古老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山峦起伏,树木葱郁,远处景色开阔,天空中云朵蓬松,阳光明媚。</p> <p class="ql-block">  转过南天门,就来到了泰山顶著名的天街。穿过天街,来到大观峰,眼前只见一大片各色各样的石碑。一一品读,传说盘古开天地时,当他倒在中华大地上,头是泰山,腹是嵩山,左臂及右臂变成了衡山和恒山,因而泰山成为老大,五岳之首。由于泰山昂然挺立在东部平原上,高大巍峨,自古就成为人们眼中的神山和圣山,秦始皇、汉武帝等历代帝王都曾登临泰山,在山下祭神,山顶祭天。孔子、李白、杜甫、司马迁等伟人都曾留下自己的足迹和诗篇,圣人孔子更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p> <p class="ql-block">  南天门,一座红墙金匾的牌坊巍然矗立,题有“南天门”三字,飞檐翘角间尽显古韵。石阶宽阔,众人缓步而上,或驻足远眺,或合影留念。此地不仅是登山的重要节点,更是道教文化的象征,相传为玉皇大帝升天之处。遥想古人徐霞客曾至此,留下“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不禁心生敬仰。</p><p class="ql-block"> 沿山路前行,可见不少挑山工肩扛重物,稳健攀登的身影。他们穿梭于石阶之间,成为这幅山水画卷中最动人的风景之一。俯瞰万木葱茏,远山如黛。空中只见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宛如水墨丹青。阳光穿透云层,在山巅洒下斑驳光影,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天街</p><p class="ql-block"> 泰山天街是指南天门向东到碧霞祠一段街道,全长约一华里南天门向北的一段路,约有100米,称为北天街,岱顶天街,商铺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风俗。</p><p class="ql-block"> 大量的游人上山,需要住宿吃饭,天街应运而生,天街具体形成何时,已不可考,但是较大规模的朝山始于西汉,为香客服务的天街大约也应于之同步。</p> <p class="ql-block">  登临南天门、漫步天街,仿佛置身仙境。倚栏仰望俯瞰,云海翻腾,群峰连绵。山间通道上游人如织,渺若蚂蚁,景色壮美,使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中庸》有言:“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说,行遥远之途必须从近处开始,登高山之巅须从低处起步。临风立泰山之巅,驻足于群山之中,心潮澎湃,永生难忘。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愿下点滴之功,愿做平凡之事,坚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p> <p class="ql-block">  泰山极顶,海拔1545米。</p><p class="ql-block"> 泰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泰山,自古以来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泰山封禅大典到清代,有12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泰山,全球华人崇拜的圣山。</p> <p class="ql-block">  玉皇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是五岳之首泰山的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殿而得名,主祀玉皇大帝。玉皇庙始建年代久远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p><p class="ql-block"> 相传最初秦始皇曾到此祭天。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p><p class="ql-block"> 玉皇殿内祀玉皇上帝神像,即民间信仰的“老天爷”,俗称玉皇大帝。神殿上匾额题“柴望遗风”、“威摄十方”、“名扬神州”,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上刻着“泰山极顶”和“1545米”两行字,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p><p class="ql-block"> 玉皇顶是历帝王登高封禅的地方。玉皇庙建于泰山的极顶,为泰山地势最高的建造物,由山门、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和东西禅房组成。</p><p class="ql-block">  玉皇顶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峰”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玉皇顶傲视群雄,亭立峰巅,极目四望,确有“一览众山小”之感。</p> <p class="ql-block">  攀至玉皇顶,极目远望,群峰皆在脚下。云雾时聚时散,山势愈发苍劲雄奇。岩石上刻有“登高壮观天地间”、“万法唯识”等字样,笔力遒劲,寓意深远,令人顿感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p><p class="ql-block"> 下山回首望去,只见云海依旧,山色未改。这一路走来,不止是身体的跋涉,更是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从红门宫‌登山,要经过以下十二个景点:一是红门宫,登山起点,是泰山进口标志性建筑。‌‌二是万仙楼‌,古建筑,道教文化遗迹。‌‌三是斗母宫‌:道教宫观,供奉斗母元君。‌‌四是经石峪‌:以佛教石刻闻名,刻有《金刚经》。‌‌五是壶天阁‌:观景台,可俯瞰山谷。‌‌六是回马岭‌:历史地标,传说因皇帝至此折返得名。‌‌七是中天门‌:登山中途枢纽,可休息和补给。‌‌八是快活三里‌:平缓路段,提供短暂休憩。‌‌九是云步桥‌:石桥,周边瀑布和石刻景观。‌‌十是五大夫松‌:古松树,历史典故丰富。‌‌十一是十八盘‌:最陡峭路段,以密集台阶和挑战性著称。‌‌十二是南天门。</p> <p class="ql-block"> 泰山天街日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