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节庆某日,我慢慢走出火车站,习惯性站在出租车上客处。但等了半晌,也不见出租车的影子,旁边的私家车倒是车来车往。我只好掏出手机叫车,<b>没想到瞬间就叫到了一辆车,而且是特斯拉,而且距离我仅50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么巧?”我正诧异,一辆黑色的特斯拉已在车流中出现。车门打开,一位男子利落地下车,<b>一边招呼我,一边接过我的行李箱帮我放行李,他说:"这里车多,你快上车。”</b>他的动作麻利、热情,瞬间我就有点感动了,因为不是每个司机都会帮你拿行李的,不是每个司机都会说车多,你快上车,我来拿行李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进车里,冷气驱散了外面暑气。我打量这辆网红电车:“车主,这是辆Model 3吧?”</p><p class="ql-block">“是啊。”他笑着点头。</p><p class="ql-block">“您这车买了多久了?”</p><p class="ql-block">“七年啦。”</p><p class="ql-block">“开了七年感觉怎么样?我们正考虑换车呢。”</p><p class="ql-block">“好开!很省心。几乎不用修的”他语气里透着满意。</p><p class="ql-block">“那跑了多少公里了?电池衰减得厉害吗?”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跑了二十万公里了,”他轻松地说,“折损很低,也就比新车时少跑几十公里,不碍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万公里,七年的特斯拉,电池几乎没啥衰减。这组数据让我对特斯拉满意,也对眼前这位车主产生了更大的好奇,他的头发已经花白半秃了,皮肤黝黑,看侧脸肯定是上了年纪的,估计是60岁左右。<b>开得起特斯拉,为何这个年纪还出来跑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主,你家是开公司的吧?这么有钱还来体验生活?”我半开玩笑地问。</p><p class="ql-block">老人哈哈一笑,道出了原委:“这车是我儿子的,他换了辆八十多万的新款,这个就给我开了。”八十多万的特斯拉?当时我心里楞了一下,我还不知道80多万的特斯拉是个什么款,他解释了一通,说了一个车的名字,我还是没搞懂。在我认知里,特斯拉多是二三十万的车。然后他说了一句,就是那两车门象翅膀会飞起来的那种,我好像懂了,因为看过网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感叹他们家真有钱。但是车主说,他们家很穷的,以前真的很穷的。</p><p class="ql-block"><b>随着话题深入,一个关于命运转折的故事,在这七年特斯拉里缓缓展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主说,他家以前真的很穷,住在离城几十公里的一个村子里。</p><p class="ql-block">他有两个儿子。<b>当年,小儿子初中毕业,考上了桂林的一所中专。但与此同时,大儿子己考上了大学,正在念书,家里穷得实在拿不出第二份学费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主强调了好几次:"小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前后来了三次!"每一次,小儿子都选择了拒绝。他当时说,"爸,没钱,我不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人重复了三次“通知书来了三次”,这个细节像烙印一样刻在他记忆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说,我跟儿子说,我希望你去读书,再怎么借钱,我也可以支持你去读书的。但是小儿子还是坚决的不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放弃学业后,小儿子开始自己摸索出路。他先是找父亲要了5000块钱,<b>买了一台电脑。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举动,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支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把电脑拆了装,装了拆,彻底摸透了结构,然后开始帮人装电脑、卖电脑,赚到了第一桶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经营电脑生意时,他敏锐地注意到了“亮闪闪的电子广告牌”。他觉得这是个机会,又专门去找父亲商量。“爸,你觉得做这个电子广告牌怎么样?”老人当时凭直觉回答:“电子的东西是潮流,应该能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是这句话,给了儿子莫大的鼓励。他再次向父亲要了一笔钱,只身前往杭州学技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成归来,才19岁的他,在家乡开了个做广告牌的小公司。车主说,开公司所有的钱,他都没有找家里要,都是找他的朋友或者其他人筹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公司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家庭的轨迹。小公司第一年盈利就超过百万,到21岁时,这个年轻人已经攒下了几百万身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他年收入起码两百万,总身价最少也上千万了。”老人的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自豪。儿子的生意越做越大,拿下了某某市大部分电子屏广告业务,到了后来,甚至连全市的“天眼”监控系统,都是他公司承装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幸福的是,他的小儿子如今已经成家立业,已经生了两个娃了,正努力创造第三胎。真是30多岁闪闪发亮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我冒昧问一下,您大儿子呢?他读了大学,现在怎么样?”我自然想到了那条“正统”的求学道路的大儿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也不错啊!”老人说,大儿子在深圳工作,前些年年薪三十万,这两年已经涨到七十万了。他特别提到,大儿子当年读的是某某市的重点高中,成绩总是班上前几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一贫如洗的农民家庭,培养出了两个如此出色的儿子:一个凭借刻苦读书,成为一线城市的高薪精英;一个放弃学业,但凭借胆识、动手能力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成了年轻的企业家。两条截然不同的路,都走向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由衷地感叹:“您这两个儿子都这么有出息,您的家教肯定特别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人的回答却出奇地简单和豁达:“我其实没怎么管他们。我就给了小儿子一条底线:绝不能和街上混混搞在一起,绝不能拉帮结派,绝对不能沾吸毒这种恶习。除了这条底线,他爱干什么,我都由着他。他要钱,只要我兜里有,我就给他。就像当初他要5000块钱买电脑,我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到目的地,老人又一次下车,帮我拿出行李,我注意到他的身材笔挺,身形干练,毫无赘肉。阳光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笑容温暖而豁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偶遇,让我看到了两种极其成功的“人生样本”,也看到了一种朴素又珍贵的教育智慧:<b>在守住做人底线之后,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或许比精细的规划更能激发生命的潜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人的两个儿子,一个在规则的赛道里跑出了辉煌,一个在荒野中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新路。而这位开着特斯拉的老人家,他本身的豁达、勤劳和开放的心态,或许就是那最肥沃的土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真的充满了可能和意外,但所有的奇迹,似乎又都有迹可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