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逛金华三江里新浮桥

游山玩水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9日晚送小孩上兴趣班之际独自逛了金华三江里新浮桥。</p><p class="ql-block">新上浮桥简介:</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该浮桥位于东阳江下游,宏济桥以西约289米处,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通桥。浮桥总长约192.8米,桥宽14.5米,桥面通行净宽4.5米,采用可快速拆卸和组装的桥脚舟分置式结构。</p><p class="ql-block">造型设计:浮桥造型提取自古上浮桥“廿四船连廿四节,一节平安一节福”的传统船式浮桥形制,整体呈现复古风格,意在重现宋代词人李清照笔下“双溪舴艋舟”的意境。</p><p class="ql-block">功能作用:浮桥的建成,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集通行、观光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通道,人们可通过浮桥感受从历史到现代、从文化到时尚的时空穿越。</p> <p class="ql-block">浮桥北桥头的点将台</p> <p class="ql-block">浮桥北进口通道</p> <p class="ql-block">夜色渐浓,我沿着东阳江边缓步前行,远远便望见那座新落成的浮桥如一串沉静的舟楫,轻轻浮在水面上。木船排列整齐,深色的船身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从古画中驶出的“舴艋舟”,载着千年的水声缓缓停靠。两岸绿树掩映,传统屋檐的轮廓在灯光下若隐若现,而背后却是现代高楼的玻璃幕墙,灯火如星河倾泻。这一刻,过去与现在悄然交汇,像一首未写完的诗,正被晚风轻轻吟诵。</p> <p class="ql-block">踏上浮桥,脚下的木板微微轻颤,仿佛回应着江水的呼吸。桥两侧的红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暖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碎成一片片流动的金箔。对岸的高楼灯火辉煌,倒影在水中摇曳,与岸边飞檐翘角的传统建筑交相辉映。我停下脚步,看一艘小船缓缓划过,船头的灯影划开夜色,像一支笔,在江面上写下无声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夜逛浮桥的市民视频</p> <p class="ql-block">夜貌中的宏济桥</p> <p class="ql-block">浮桥中间绕一圈视频</p> <p class="ql-block">桥头的步行道旁,一排灯笼亮得温柔,像是为归人点起的路标。河面停泊的船只静静浮着,船身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仿佛随时会载着梦启航。远处高楼的轮廓在夜幕中清晰可见,霓虹如织,而近处却是木舟与灯笼的静谧。走在这条路上,竟分不清自己是在现实,还是误入了某幅水墨与光影交织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浮桥南桥头的三江里社区夜景</p> <p class="ql-block">金华府</p> <p class="ql-block">浮桥白天风景</p> <p class="ql-block">《上浮桥原貌》</p><p class="ql-block">原金华上浮桥又名宏济桥简介:</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由金华人袁大珍捐资建造,以铁索连接24艘木船,上铺木板而成。</p><p class="ql-block">1937年秋,日寇飞机轰炸金华,上浮桥被毁,后虽重新搭建,但位置下移。1941年,浮桥改造成公路桥。1942年,浙赣战役爆发,国民党部队炸毁上浮桥。1965年,上浮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的公路桥。1996年,在其旧址西侧新建宏济桥,1999年新桥完工后,上浮桥被拆毁。</p><p class="ql-block">·桥梁特点:改为公路桥后,桥长113.91米,宽7米,有10孔桥墩,第一个桥孔可以开合,以方便船只通行。</p><p class="ql-block">重要意义:上浮桥是金华城前往丽水、温州等地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往各地古道的起始点,桥上终日行人络绎不绝,桥边的上浮桥老街曾商铺林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素有金华“小香港”之称。照片</p> <p class="ql-block">改造成公路桥后的上浮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