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口老门环

老右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狮子纹铺首 铁质 (一) 清代</font></b></h3> <h1><b>  2001年杀虎口撤乡改建为旅游区,根据我国以往经验,一些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很深的古村落,一旦被政府确定为旅游开发区,它就会产生经济附加值,商业化。有时政府为了加快建设步伐,一夜之间就把老祖宗留下的几百年老房子夷为平地,短期内催生出一个缺少血肉和灵魂,千村一面的旅游区。<br></b><b> 我预判杀虎口一样摆脱不了这样的厄运。果不其然,没过两年,旧村几乎所有的房屋都在最显眼处标了红圈儿,其内写了一个大大的“拆”字,这就如同过去人民法院的布告,只要在某某犯人上方打了红勾,便已宣判了死刑。<br></b><b> 我知道杀虎口税关自顺治七年(1650年)设立以来,以其丰厚的税收闻名全国。她在鼎盛时期,据有关史料显示,这里曾经各方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住户多达3600户,4万余口人,她是风水宝地,有钱人集中的地方,当时人们称杀虎口为“小北京”。在这个曾经繁华的小镇,留下不少历史文物古迹。<br></b><b> 上世纪80年代,我从部队转业回右玉,看到当时的杀虎口村许多人家门前还有上马石,拴马桩和精美的汉白玉门墩儿,房顶矗立着神态各异的石猴子…… 可后来当地人不懂她们的历史文化价值,有的看管不严,被人偷走了,有的三不着二变卖了。留下的只是些歪丢扯二的房子,棱棱塞塞的窑洞,豁沟打牙的窗户,斜麻圪料的大门……尽管这些古老建筑历经百年沧桑,衰败不堪,惨不忍睹。但在她们身上,仍残存着许多文化符号和历史信息。如拆除之前,无人用相机作最后的记录,一旦铲土机开进村,用不了两天功夫,一切将会荡然无存。因此,我愿将那些人们曾经迫切希望逃离的旧时光,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转换成珍贵的琥珀。</b></h1><h1><b> 于是,2003年深秋我主动联系了县发改局副局长,杀虎口旅游区项目建设负责人王建同志,他帮我很快安排了食宿。一天早起,我背着摄影器材,自驾车上了杀虎口,记得那天地面扑了一层轻雪,车内温度计显示外界零下13度,可当我住进刘四家,他老婆提前为我点了炉子,室内热乎乎的,没有一丝寒意。我放下洗漱用品兜,喝了一杯热山茶,简单和老刘两口子呱拉了几句,随即我便背起摄影包独自一人进了村,在村东拍摄了一个时辰。晌午饭,刘四老婆为我做了油炸糕,粉疙瘩、豆腐、猪肉大烩菜,还说黑将来为我包饺子。我告诉她:“不要搞得那么复杂,吃咱们庄户人的土饭,比如磨山药拨股,莜面馏山药就挺好。”<br></b><b> 那个季节,夜长日短,一天没觉意就过去了,我从东到西,一户不拉,挨着拍摄,没零没整拍了三天,我拍摄的较为仔细,哪怕是一个“土地爷窑窑,”或房门上的一个铁铧铧,或大门上的一个铺首,我基本都不放过。短暂的几天中,共计拍摄照片上千幅。第四天我回到县委公寓楼,对所拍照片进行了细化分类,发现其中的门环竟多达三四十种,并且多是清代老门环。</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狮子纹铺首 铁质 (二) 清代</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狮子纹铺首 铁质 (三) 清代</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狮子纹铺首 铁质 (四) 清代</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花瓶纹铺首清代</font></b></h3> <h1><b>  门环,又名“铺首”。准确地讲,铺首也只是门环底座,“铺首衔环”才是一个完整的门环。她是中国古代建筑物门上的一个重要构件,通常以铜、铁做成圆形底盘,上置门环,用来启闭门扉或叩门。其底盘一般制成兽面,多为狮、虎、螭龙等凶猛兽类,民间常用它们镇宅避邪。兽口有衔环的,也有不衔环而仅作装饰用的。<br></b><b> 这一兼具实用与装饰双重功能的附件,在中国古代人们的大门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彰显着独特的魅力。如《说文解字》说:“铺首,附着门上用以衔环者。”又如清代《字诂》所说:“门户铺首,以铜为兽面御环著于门上,所以辟不祥,亦守御之义。” 铺首作为装饰形式最早出现于商代,但作为建筑门饰构件的形态最早明确记载于汉代。<br></b><b> 我所拍摄到的老门环多为清代,而这些老物件的原主人又多为商人。因为清代杀虎口曾是北方商业贸易的重要节点,这里云集了不少全国的巨商大贾,有汇通天下的晋商,有江浙的丝绸商,有贩盐的徽商,有福建的茶商等,他们为了工作方便起见,均在杀虎口设有办事处。从古至今,而商人都是比较有钱的,当人们钱多时,衣食住行自然便要讲究一些。比如住房不仅要舒适,而且房子的各组成部分还要融入文化符号与吉祥寓意,以达到更高层次的享受,即使一个小小的门环他们也会挖空心思做到极致。<br></b><b> 在我拍摄的老门环图片中,兽面衔环的有好几对,且均为狮子纹,从民俗角度来看,人们将狮面纹门环装饰在两扇大门中,其目的在于锁宅治邪。人们坚信狮子的威严能够阻止门外的邪魔妖怪进入屋内,为住宅带来安宁与祥和。另外“兽”与“寿”音同,兽头配如意,有“寿如人意”之意,加蝙蝠图案,便有 “福寿如意”的含义了。<br></b></h1><h1><b> 而商人们则认为,狮子纹门环不仅可以镇宅避邪</b>,<b>她还具有着独特的招财聚宝寓意。狮子嘴巴一张一合,代表吐纳之意;嘴巴一张一闭,则有钱财只吃不吐的意思。因此,狮子纹门环也被视为具有风水招财的功用。一些商家会在店铺大门上装饰狮子门环,期望能够吸引财气,生意兴隆。</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插关式铺首 清代</font></b></h3> <h1><b>  图片中还有几副“天圆地方”门环,即铺首为地,天为环,形成天圆地方,象征宅院坐落的部位 “生气”,家庭幸福团圆。<br></b><b> 旧时普通百姓的宅院中,左右两扇大门上则装饰一个像民间鼓匠打击乐器中的“镲”一样的东西,故称“门钹”。又似防雨戴的草帽,故民间又称"铁草帽"。还有它的外形圆圆的像日头,庄户人管她叫它“日头门环。”我觉得更亲切,因为日头给人类提供光明、是吉祥的化身。将日头作为门环图饰,寓意家庭开门吉祥,年年月月日日皆好运。</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太阳纹铺首 (一) 清代</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太阳纹铺首 (二) 清代</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铁门钹 (一)清代</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铁门钹 (二)清代</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铁门钹 (三)民国</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铁门铧 清代</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铁门铧 民国</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云头纹铺首 铁质 (一)清代</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云头纹铺首 铁质 (二)清代</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云头纹铺首 铁质 (三)清代</font></b></h3> <h1><b>  在拍摄门环过程中,我在杀虎口村也曾和好几位老者聊过门环,老人们说,门环上的文化我们跟你圪沓不将来,只能和你拉呱一下我们所看到过一些的现象。过去,端午前后,村里老汉们总会跑到野地里逮一条小蛇,然后找一个玻璃瓶,装半瓶头锅高度白酒,将蛇泡入其内,挂到一侧门环上。据说扑神烂鬼也怕毒虫,它可起到避邪作用。再是,人们身上长了疮儿,涂抹这种蛇泡酒,立马见效。<br></b><b> 还有过去老年人肯在门环上拴个铃铛,说只要小鬼上门,推动大门时,听到铃声一响,它们就跑的鬼影儿也没有了。如是小偷光顾,主家听到铃声,先点灯,后操家伙出门,自然会把小偷惊跑,这样门环上的小铃铛可起到一举两得的大作用。<br></b><b> 门环上挂蛇瓶与铃铛,我倒是也拍到了图片,说明历史上的这两种民俗事象一直沿用至今。门环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赋予一定的思想内涵外,它还有装饰、审美的价值。一副设计精美、工艺精湛、图案奇特的门环,不仅可以给宅院增色,还给人以美的愉悦。根据其用料的不同,制作的精细粗略,图饰的差异,还可以反映出主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插关式铺首 清代</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普通铁门铧 民国</font></b></h3> <h1><b>  2004年杀虎口旧村老房全部拆光,同煤集团朔州煤电有限公司将她列为全市文旅重点开发项目,摱了不少钱,不伦不类建起许多房子,却无昔日杀虎口古镇半点味道。庆幸的是我在旧村拆除之前,还拍下不少图片,得到一杯“残茶剩羹”。本人觉的这些图片很有历史文化价值,像老门环,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便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我断定老门环图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会受到世人的青睐。</b><br></h1><h1><b> 2016年10月20日于右玉</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