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带花边的云彩</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9761599</p><p class="ql-block">图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每个人的记忆里都忘不了那阔大的打谷场,那高高的谷堆,玉米栏子。它和蘑菇圈,柴禾篓,甜杆等等的温馨回忆一起,深藏在我们的心底。打谷场,它装着我们童年的温暖和快乐,充满了纯真和无以言表的欢乐。很多年以后,当我们已长大成人,远离那个山村,却依然不能忘记,打谷场,它就是我们童年的摇篮,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打谷场的冬天,可用的功能不大,因为收获过后,庄稼都入库了,基本就闲下来了,它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庄稼上场了,打小麦,碾玉米高粱,可以说是日夜赶工,因为就怕下雨,若是打场时候来了一场雨,那淋湿的庄稼就得重新晾晒,增加了许多劳动,所以大太阳天气,谷场上是从早到晚的热闹。劳动力一拨接一拨的,人休机器不休,可以说是日夜的生活在谷场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些有月亮的夜晚,一到夏秋的夜晚,谷场上的月亮好像分外的大,格外的圆,好像是你站在谷堆上,一伸手就能够到,所以小孩子们都争先往谷堆上头爬,被大人呵斥了也不怕。反倒老是缠着大人给我们讲那些月亮的传说。什么嫦娥吴刚,还有玉兔等等,记忆深刻的是那些小小的孩子,大人问她月亮上有什么,她往往把自己家人都搬了上去,什么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可以说,我们的亲情教育,就是在月亮下进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有月亮的夜晚,往往全村的人都聚集在打谷场上,除了干活的,家里人也借这个机会热闹热闹。小孩子们躺在母亲怀里,大孩子们爬在谷堆上,听着那些美丽的神话故事传说,心里刻下了真善美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除了神话,生产队的会记,一位文化人,也常常给我们科普,牛郎织女星的传说和位置,还有金星水星火星等等,实地教学,可以说我对天文知识的启蒙,都是在打谷场的月亮下面学到的。</p><p class="ql-block"> 而那些会过日子的大娘婶子们,不肯白白浪费时间,她们往往手里拿个在纳的鞋底子,借着月亮的光辉,一边闲聊一边争分夺秒的纳上几针。手快的,一轮场打下来,孩子们的鞋就做好了几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华如水,它把冰冷的清辉洒在打谷场上,人们手里干着活,嘴里聊着天。孩子们听着那只流行的歌昏昏欲睡…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夜渐渐深去,打谷场上的人少了很多,孩子们都回家了,只是谷堆后面往往还有几对青年男女不舍得离去,月亮上的影子映照着人间的影子,都是一样的美好。</p><p class="ql-block"><br></p>